“我家寶寶的包皮是否過長,?需不需要割除呢?”有時候,男寶寶的父母會這樣疑惑地問我們,。這其實是最常見的與小男童生殖器有關的問題。
包皮具有保護功能
在胚胎發(fā)育時期,,包皮會伴隨著陰莖的成長而和龜頭緊密相連,,并將龜頭包住,具有保護生殖器的作用,。
因此,,剛出生的小男嬰都會有包皮過長的現(xiàn)象,但它可以保護細嫩的龜頭,,尤其在嬰幼兒發(fā)生容易尿布疹的時期,,如果勉強用力將包皮拉到龜頭后面,常會造成受傷甚至疤痕,,孩子會感到疼痛,。
這種生理性包莖在男童3歲前會逐漸消失,包皮能回縮,,也可以和龜頭分離形成松軟外套,,這時容易將包皮拉到龜頭后面了。一旦過了3歲而包皮仍無法回縮時,,就是“包莖”了,。
包皮的問題
何謂“箝頓包皮”
有一種包皮叫“箝頓包皮”,是指包皮退回到冠狀溝后,,無法回到正常位置,,且被固定住了,導致靜脈血流不暢,,發(fā)生水腫,,孩子感到龜頭劇痛。有時候爸媽發(fā)現(xiàn)得較早,,可以利用潤滑劑將包皮推回到正常位置,,如發(fā)現(xiàn)得晚,情況嚴重,,就得切除包皮了,。
包皮容易發(fā)炎
如果男嬰的包皮過長或太緊,往往不容易清潔,,甚至引起發(fā)炎,,所以,就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不過,,這種感染一般不嚴重,,但易復發(fā)。
“包皮發(fā)炎”最常出現(xiàn)在龜頭要與大伙“見面”,,但又不完全出來的尷尬時候,。開始時,寶寶的包皮包得好好的,,但后來包皮與龜頭慢慢分離,,龜頭就有機會與外界長期接觸了,細菌就有機可乘,,可是又因包皮尚未與龜頭完全分離,,所以無法徹底清潔,此時包皮紅腫,、疼痛,,甚至流膿。
包皮開口狹窄
包皮如果經常發(fā)炎,,會使包皮開口處黏連,,導致狹窄。狹窄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長期發(fā)炎引起的,,其癥狀是小便時包皮像氣球一樣膨脹起來,等小便后,,里面的尿液慢慢出來,,有時合并小便困難或疼痛。
偶爾會有包皮垢
有時,,男童會出現(xiàn)“包皮垢”,,也就是隔著包皮隱約可見到或摸到一些白色小硬塊,這是因為包莖使一些油脂類分泌物堆積在包皮和龜頭間無法排出,。不過,,包皮垢本身并不造成問題,,因為等龜頭出來了,,它也跟著出來。
不適合割包皮的情況
1.隱藏式陰莖
是因為男寶寶的包皮太短,,再加上陰莖根部不固定,,埋藏在帳篷般的皮下,所以看來很小,,其實是正常的,。這樣的男寶寶一旦接受包皮割除,造成的問題更大,,應以包皮整形為主,。
2.尿道下裂
如果男寶寶尿道下裂,,其包皮正是修補尿道的最好材料,萬萬不可將包皮輕易除去,。
男嬰割包皮仍有爭議
有少數報紙指出,,男嬰割包皮可以降低成年后產生陰莖癌的可能性,但大規(guī)模的調查質疑新生兒接受包皮環(huán)切術的必要性,。在許多西方國家,,因為宗教和文化的緣故而為男嬰割包皮,在美國,,則認為男嬰割包皮后可以減少成年后陰莖癌,、包莖和龜頭炎的機會,還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
目前,,醫(yī)師一般不建議給男寶寶割包皮,雖然這種手術簡單,、不必全身麻醉,,小寶寶也沒有恐懼感,但如果只是包皮過長,,就不是手術的指征了,。當然,如果包皮造成了困擾,,就需要采取措施了,,比如常發(fā)炎、開口太小,、太長以至尿液殘留,,甚至引發(fā)濕疹等皮膚炎癥時。
如果沒有上述問題,,父母只要經常為寶寶清洗,,減少藏污納垢的機會就可以了。到了青春期以后仍有包皮過長再行手術不遲,。
來源:媽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