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要和父母一起玩玩具
寶寶想說:為什么玩具會動
9個月大的軍軍,喜歡玩玩具,,父母覺得軍軍是個男孩子,,所以盡量買一些適合男孩子玩的電動玩具,比如電動小人,、火車頭、玩具手槍等,,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他的陽剛之氣,。軍軍還小,看見玩具有時候會顯得害怕,,有時候會主動探索,,但總是拿著玩具要和父母一起玩,父母一離開,,他就不玩了,。
解讀
寶寶想和父母一起玩玩具,并不是說寶寶想和父母分享他的快樂,,9個月大的孩子還不懂得這些,。他之所以要和你一起玩,是想讓你示范給他看:為什么玩具會動?這是孩子探索客觀世界的表現,。因為他還不懂得如何給玩具上電池,,如何使玩具動起來,好奇心驅使他找到父母來看個究竟,。
這時候,,父母千萬不要覺得厭煩,而應該耐心地給寶寶示范講解,,告訴寶寶玩具的構造和性能,。這是給寶寶早教的最佳機會,寶寶主動學習,,他只能依賴他最親的人,,而父母的回應,則能讓寶寶逐漸具有看懂其他人手勢和身體語言的能力,,能夠幫助他進一步學會一些重要的生存技能,。
等寶寶再大一些的時候,他又有了新的能力,。例如:會咿咿呀呀地指著桌子上的鬧鐘,,想讓父母拿過來看看,,看他為什么總發(fā)出“滴滴答答”的聲音。這時,,父母需要解釋給寶寶聽,,為什么鬧鐘會發(fā)出聲音。寶寶9個月大時,,正是他求知欲望強烈的時候,,但他只能用身體語言與人交流和溝通,如果他得到正確的回應,,對他的成長,,及一些重要個性的產生將有決定性的影響。
寶寶抱住媽媽不分開
寶寶想說:媽媽愛我,,我愛媽媽
9個月的凱凱,,媽媽每次給他喂奶,他都特別調皮,,有時候抓住媽媽的頭發(fā)不放,,有時候吃完奶就賴在媽媽身上,爸爸要把他抱開,,他就開始哭鬧,。有一次,媽媽準備出門上班,,想抱一下凱凱,,結果凱凱抓住媽媽的脖子,不讓媽媽離開,,等分開時,,凱凱已經在媽媽的脖子上留下了幾道抓痕。
解讀
寶寶在9~1 0個月大的時候,,依耐性會更強烈,。因為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開始學會分辨客觀事物,漸漸清楚自己是自己,,父母是父母,,所以更加依戀父母。這也說明寶寶缺乏安全感,,必須要通過最親密的接觸來感覺父母的存在,。所以一旦有機會,寶寶就喜歡抱住你,,抓抓你的頭發(fā),,親親你的脖子。
遇見這樣的情況,,千萬不要強行分開寶寶,,這樣做會讓寶寶哭鬧更嚴重,。父母要做的是繼續(xù)抱寶寶,安撫寶寶的情緒,,暗示寶寶要學會“獨立”,。不要看見寶寶哭鬧就心軟,也不要趁寶寶不注意而離開寶寶,,而應該堅定而溫柔地給寶寶一個擁抱,,你的擁抱和親密能幫助寶寶了解未知的世界,并給寶寶一份安心,。你還可以解釋為什么要與寶寶分開,,即使寶寶聽不懂,也能從你的眼神里得到回應,。
這個時候的寶寶也開始學會探尋未知,,在依賴父母的同時,也慢慢學著了解世界,,他可能會拉下你頭發(fā)上的發(fā)夾,想看個究竟,,也可能抓住你衣服上的紐扣不放手,,想了解得更多。父母需要耐心地給予寶寶關懷,,特別要注意細節(jié),,例如:經常給寶寶剪指甲,以免劃傷他人和寶寶自己,。
寶寶學會了“拜拜”
寶寶想說:我能明白你的意思了
玲玲快滿周歲了,,長得活潑又可愛,一雙漂亮的大眼睛,,撲閃撲閃著的睫毛,,真是人見人愛。鄰居家的張姐可喜歡玲玲了,,每次路過她家都要來看看,。向玲玲揮手,玲玲就笑個不停,。張姐打開32和弦的新手機,,播放悅耳的手機鈴聲,并做出跳舞的樣子,,玲玲也跟著興奮地跳躍,。張姐每次來看玲玲,都放不同的手機鈴聲,,玲玲都顯得非常開心,,跟著張姐跳動,。張姐走的時候和玲玲揮手說“拜拜”,玲玲也朝張姐揮手,。張姐說玲玲活潑又漂亮,,以后適合做舞蹈演員。玲玲的父母心里樂開了花,。
解讀
周歲左右的孩子,,表達語言的方式很有限,而豐富的身體語言是他們和外界交流溝通的主要方式,。如果你做鬼臉,,發(fā)出的聲音使他開懷大笑,呀呀地說個不停,,那么你就可以盡情地和寶寶享受這份快樂,,并使快樂更持久,使寶寶更快樂,。
如果你是細心的父母,,能不斷讀出寶寶的身體語言,無疑是對寶寶極大的肯定,。而寶寶也更樂意和你交流,,這些語言和非語言的交流不僅使你的寶寶有安全感和被愛的感覺,還能促使他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同時使他的看,、聽、抓等動作能夠協(xié)調起來,。
另外,,也要注意觀察寶寶表達交流的能力和習慣??磳殞毷峭ㄟ^尖叫來引起你的注意,,還是活蹦亂跳地表達他的愛呢?所有的寶寶對外界刺激的接受程度并不相同,也就是說父母要找出適合自己寶寶的交流方式,。
寶寶終于邁出了第一步
寶寶想說:請跟我來,,我要去那邊
蒙蒙終于學會走路了,走起來搖搖晃晃,,好像隨時都會摔倒,。媽媽擔心,就一直在旁邊護著,,并暗示蒙蒙一直朝前面走,,希望蒙蒙能多走幾步??墒敲擅刹⒉幌氚磱寢尩姆较蛐凶?,他只對墻角的那個毛線團感興趣,。蒙蒙沒走兩步就摔跤了,但沒有哭,,而是朝墻角慢慢地爬過去,。媽媽把毛線團拿起來放到書桌上,蒙蒙又朝書桌那邊爬過去,。
解讀
寶寶學會走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前方有東西在吸引他。所以,,寶寶會認定方向,,鍥而不合地堅持。他也有能力清楚地告訴父母他想要去哪里,。
父母往往害怕孩子出現危險,,而控制孩子去他想要去的方向,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在這方面,,不妨學習西方父母的做法:認清楚孩子想去的方向,并幫助他走到他自己選擇的目的地,。
幫助寶寶增強這方面的能力,,還可以使他上學時表現得比別人更加獨立與成熟,也更加合作和專心,。這是因為他已經習慣自己去選擇自己的路,自己去面對成長路上的矛盾和坎坷,。這樣的孩子不僅在反應上比別人快,,在生活自理能力上也會比別人更勝一籌。
(責任編輯:梁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