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是胎兒時期心臟和大血管發(fā)育異常所導致的先天心血管系統(tǒng)畸形,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心臟病,。據(jù)統(tǒng)計,,每1000名新生兒中,有6—7名有先天心臟畸形,。多數(shù)先心病患兒發(fā)育較同齡孩子差些,,身體虛弱,容易反復患感冒或肺炎,,且常常遷延不好,,因而家長需要在孩子的衣食、運動和其他疾病的預防等方面,,給予加倍細心和耐心的照顧,。
避免感冒
在先心病患兒中,有70%—80%的心臟畸形是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和動脈導管未閉等情況,。這些孩子肺部充血,,平時容易感冒,容易得肺炎,,特別在冬季,,更容易得呼吸道感染,并造成心臟功能惡化,。為此,,家長平時要讓孩子多到室外曬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盡量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以免發(fā)生傳染性疾病;住房要經(jīng)常開窗換換新鮮空氣,,避免感冒和呼吸道感染。
有些孩子平時出汗特別多,,內(nèi)衣經(jīng)常是濕的,,而家長怕孩子感冒,仍給孩子穿得比較多,。這種做法不科學,。因為有先心病的孩子心臟負擔過重,心功能往往較差,,穿衣服過多只會加重孩子出汗,。孩子體質(zhì)弱,在給孩子換濕衣服時,,孩子往往會著涼而引起感冒,。建議家長給孩子換些寬松的內(nèi)衣,不要穿過多的衣服保暖,,并在胸前,、后背襯上干的小毛巾,這樣每天多換幾次毛巾而不換衣服,,孩子就不容易發(fā)生感冒。
加強營養(yǎng)
有相當多的先心病孩子胃口小,,人長得比較瘦,,家長往往很著急,千方百計讓孩子多吃,,或者讓孩子吃些開胃口的藥,。這也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實際上,,孩子的胃口小,,很大程度上是因心臟病引起的。絕大部分孩子在心臟病治好后,,胃口會增加,,體重會增加,,生長情況也會改善。在心臟手術或介入治療以前,,孩子光靠吃開胃藥或多吃一些食物,,效果不會很好。正確的做法是,,平常應該選擇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喂養(yǎng)孩子,,比如蛋、雞肉,、魚,、牛奶、瘦豬肉,、新鮮蔬菜等等,,并且爭取早一些手術或介入治療心臟病。
對吃奶的嬰兒,,現(xiàn)在也有特殊配方的高營養(yǎng)素,,可以使孩子不增加奶量的情況下,得到更加多的營養(yǎng),,但這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
患兒如有吸吮乏力或呼吸困難時,要耐心喂奶,,可少量多餐,,避免嗆奶。如乳汁停留在氣管內(nèi),,可引起呼吸道通氣障礙而加劇呼吸困難,,還易發(fā)生氣管炎或肺炎,甚至導致窒息死亡,。
鼓勵運動
除了有嚴重心功能不全或一些特殊心臟畸形的孩子外,,一般不須嚴格限制孩子的活動。相反,,應該鼓勵孩子參加適量的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zhì)。心臟畸形種類很多,,嚴重程度各不相同,,先心病孩子的活動量會有較大的差別??傻?a href="http://hnhlg.com/sell/list-153.html" target="_blank">醫(yī)院做運動試驗,,了解心臟功能情況,了解孩子能承受多大的活動量最好,。
應急補氧
嬰兒時期,,如孩子長時間劇烈哭鬧,,可能會加重心臟負擔,因此應盡量避免,?;加星嘧闲拖刃牟〉男『ⅲ趮雰簳r期??梢蚩摁[,、排便、寒冷或創(chuàng)傷等誘發(fā)缺氧發(fā)作,,表現(xiàn)為煩躁不安,,呼吸困難、發(fā)青加重,、哭聲微弱等,,重者可危及生命.
接種疫苗
為了提高先心病孩子的免疫力,在孩子生長過程中,,可以接受各種計劃免疫,,即俗稱“打預防針”,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質(zhì)炎疫苗,、百日咳疫苗、白喉疫苗,、麻疹疫苗等等,。先心病不是預防接種的禁忌。孩子出現(xiàn)發(fā)燒,、腹瀉,、肺炎等其他疾病時不能打預防針,可在這些疾病治好后補打,。
注意服藥
許多患先心病的孩子要較長時間地服用藥物,,如地高辛、開搏通,、利尿劑等,。這些藥物有嚴格的服用方法,家長必須遵照醫(yī)生處方,,按時、按量服用,,不能隨意加減劑量和停藥,,否則會影響治療效果,影響醫(yī)生對病情作出判斷的準確性,,甚至會引起孩子藥物過量而中毒,。
培養(yǎng)健康心理
家長對先心病孩子除了在飲食與活動方面給予悉心照顧外,,還要在心理上給予足夠的重視。既不能因為心臟病而對孩子過分寵愛,,養(yǎng)成孩子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也不能認為孩子有心臟病而降低要求,,使孩子產(chǎn)生自卑和膽怯心理,。
(實習編輯:吳日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