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漫長的企盼,,寶寶終于誕生了,。從現在起,全家人的生活將發(fā)生巨大改變,,你必須積極樂觀地迎接挑戰(zhàn),。
第1個月的寶寶
這個月的寶寶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他的活動多為無意識的反射性活動,。他能看清正前方距眼睛20~30 厘米的物體,,喜歡對比強烈的圖案和人臉,。他將漸漸形成白天活躍,、晚上安靜的生活規(guī)律,并且知道人的聲音與其他聲音不同,。
父母應該讓寶寶睡好,、吃飽,及時換掉臟尿布,。對寶寶來說,,舒服的體驗最為重要。
進食
指導喂養(yǎng)的重要標準就是孩子體重的增加情況,,寶寶這個月體重平均每天增加40克左右,。不同的孩子大小便的次數不一樣,每天大便1~7 次都不算異常,。
媽媽要根據寶寶的反應去掌握他感覺饑餓的時間,,并據此慢慢引導寶寶養(yǎng)成規(guī)律吃奶的習慣。
睡眠
這個月里,,寶寶逐漸適應了新的生活方式,,生活慢慢顯出規(guī)律。他每天要睡14 個小時或更多,,睡眠中還可能會有啜泣,、鬼臉、微笑,、皺眉,、撅嘴,、不規(guī)律呼吸和驚跳等現象,一般都是正常的,。
哭鬧
你會發(fā)現,,這個月的寶寶經常哭鬧——這是他表達饑餓,、難受,、疼痛或者尋求愛撫的語言,也是他發(fā)泄多余能量的一種方式,。我們需要努力學會分辨不同哭聲的含義,,如饑餓、尿布濕了,、房間溫度太高或太低,、被子蓋得太多或太少、衣服不舒服等,,并采取相應措施,。
如果沒發(fā)現明確原因,應該把孩子衣服脫下,,看看肚臍,、大腿根兒有沒有鼓包,耳朵后有沒有紅腫和感染等,,如果有,,帶他去看醫(yī)生。
探索
寶寶總是在努力探索這個新奇世界,,適當地與他游戲可以有效促進他的成長,。但要注意根據寶寶的反應,掌握合理的時間和強度,。舒適和輕松的感受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關系到寶寶的智力發(fā)展和性格形成。
第1 個月“提醒”
這個月,,除了努力學習喂養(yǎng)和照顧寶寶的技巧,,適應以寶寶為中心的“無規(guī)律”生活,媽媽還要盡量抓緊時間休息和恢復,。
記錄 每周稱一次體重,,月末測量一次身長、頭圍和胸圍,,并作好記錄,。注意:最好在寶寶吃完奶后一段固定的時間內稱體重。
空氣浴 從第二周開始,可以每天安排5 分鐘左右的空氣浴,。開始時可以打開室內窗戶,,讓寶寶呼吸新鮮空氣,逐漸適應,,一周后可以抱他到戶外進行空氣浴,,時間漸漸延長。
喂奶 喂奶前要換掉臟尿布,,媽媽洗干凈手,,用熱毛巾擦乳頭;喂奶時,媽媽要抱起寶寶,,溫柔地看著他的眼睛,,讓他體會你的愛;喂完奶,把他豎直抱起來幾分鐘,,拍拍后背,,幫助他打嗝,然后讓他側著身睡一會兒,,這樣可以防止吐奶,。
肚臍 寶寶出生24 小時后就可以取下覆蓋臍帶的紗布,讓它自然干燥,。每天用酒精擦一次,,直到殘端脫落。注意擦時要從根部向外轉著圈擦,,而不要來回擦,,以避免感染,。
接觸 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多與寶寶進行皮膚接觸,。讓寶寶光著身子趴在媽媽裸露的懷里,并用手撫摸寶寶的皮膚,。接觸寶寶前應該洗干凈手,。
交流 讓寶寶舒適地經歷洗澡、剪指甲等生活瑣事,。在照顧寶寶生活的同時,,對他微笑,并溫柔說著“寶寶乖乖”“媽媽來了”“咱們換尿布了”之類的話,。
疫苗接種 出生后第一次卡介苗及乙肝疫苗接種;滿一個月時接種乙肝疫苗,。
第 個月1個月“疑問”
Q寶寶總打嗝和吐奶,正常嗎?
A.打嗝是因為膈肌和神經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成熟,,容易受刺激而痙攣,,是嬰兒常見的現象;吐奶也是因為小嬰兒的消化道尚不成熟而造成的。打嗝和吐奶不易避免,隨著寶寶成長會漸漸好轉,,通過調整喂養(yǎng)方式也能減輕或緩解,。但如果出生后2 ~ 3 周,突然開始噴射狀嘔吐,,持續(xù)多次,,或嘔吐伴隨寶寶精神很差,體重不增加,,則要考慮幽門肥大,、狹窄等疾病的可能,最好帶寶寶到醫(yī)院檢查,。
Q寶寶臍帶處總滲血,,什么時候才會好?
A.臍帶在出生后一周左右就會自然脫落,這期間偶有滲血是常見的現象,。家長要注意保持寶寶臍帶處干燥,,可以用醫(yī)用酒精棉球給寶寶擦拭臍帶脫落的地方,從中心向四周擦,。如果出血不多,,馬上能止住,就不必太擔心,。
Q寶寶睡覺時,,聽到聲響會突然發(fā)抖,有時候會大聲哼哼,,這是為什么?
A.寶寶聽到巨大的聲響時會手舞足蹈,,是新生兒所特有的反應,當寶寶長到4 個月大時,,這種現象就會逐漸消失,,沒必要太擔心。睡覺時哼哼或者憋氣,、使勁兒等,,也是嬰兒期的常見現象,只要其他各方面都好,,可以權當他在做運動,,不必太緊張。
(實習編輯:張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