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腸胃功能尚不健全,,有了什么不舒服也不會用語言表達,,媽媽怎樣辨別寶寶的腸胃系統(tǒng)是否正常呢?有一個好辦法,,那就是觀察寶寶的大便,。
正常的臭臭是這樣的——
寶寶剛出生12小時至3天內,,會排出深綠色或墨綠色的糞便,黏稠無臭味,,這是正常的胎便,。如果媽媽的奶水充足,2~3天后寶寶的胎便就可轉為普通嬰兒的大便;
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每天會拉臭臭2~4次,,呈黃色或金黃色軟膏狀,有酸味但不臭,,有時有奶塊,,或微帶綠色。有時寶寶大便次數(shù)較多,,每日4~5次,,甚至7~8次,,但如果精神好,,能吃,體重不斷增加,,也是正?,F(xiàn)象,添加輔食后,,大便次數(shù)就會減少;
用牛奶或羊奶喂養(yǎng)的寶寶,,大便呈淡黃色或土灰色,均勻硬膏狀,,?;煊心贪昙暗鞍啄龎K,,比母乳喂養(yǎng)寶寶的大便干稠,略有臭味,,每日1~2次;
當母乳不足,,給寶寶添加牛奶及淀粉類食物時,寶寶的大便會呈黃色或淡褐色,,質軟,,有臭味,每日1~3次,。如加喂蔬菜后,,在嬰兒大便中可能看到綠色菜屑,這不是消化不良,多喂幾天就好了,,不必停喂,。
以上都屬于寶寶正常的臭臭,需要注意的是,,寶寶臭臭的顏色,、氣味等還受添加輔食、服用藥物等因素的影響,,應該與異常臭臭注意區(qū)別,。
異常臭臭是這樣的——
顏色異常
如果出現(xiàn)以下臭臭顏色異常,應及時帶寶寶看醫(yī)生:
帶有膿血;
呈果醬色或紅色;
淡黃或近于白色;
發(fā)黑,。
次數(shù)異常
新生兒出生超過24小時仍無胎便,,就應檢查有無肛門閉鎖等先天畸形;
大便幾天一次,干硬難以解出,,是便秘的表現(xiàn),。多為天熱、飲水過少及纖維素食物過少所致,。在判斷寶寶是否便秘時,,臭臭兒的性狀比次數(shù)顯得更為重要。有時大便次數(shù)正常,,但糞便干硬,,不易排出,每次量少,,呈顆粒狀的也屬于便秘,,有這種情況的寶寶應比2~3日一次大便但性狀屬正常的寶寶給予更多的關注;
寶寶臭臭次數(shù)增多,變稀,,發(fā)出酸臭味,,或夾雜少量食物殘渣,可考慮寶寶可能患腹瀉,??赡苁菍殞毷秤锰嗪矸哿扛叩氖澄?,或進食過多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或食物烹調不當,、加熱不夠,,或進食油膩過多,反復消化不良,。
味道,、形狀異常
臭臭太臭,可能是蛋白質吃得太多,,消化不良,,剛從母奶換牛奶時會有此現(xiàn)象;
臭臭多泡沫、呈油狀,、有凝塊等,,是寶寶對糖、脂肪,、奶消化不完全,,減少食量可緩解。
家庭護理Tips
便秘
可用用米湯沖調奶粉;
在兩次喂奶間喂新鮮果汁或白開水,,一日可增喂2~3次
適當增加水的量或減少奶粉的量;
減少配方奶的攝入量,,增加輔食的量,但要按照輔食添加原則來做;
訓練寶寶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
腹瀉
適度減少或暫停加糖的甜食,、淀粉含量高、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進食應定時定量;
飲食以濃縮魚湯或魚肉米糊為佳,。
就醫(yī)指正
帶有膿血的黏液大便,,大便次數(shù)多但量少,寶寶哭鬧發(fā)燒,,可能為細菌性痢疾;
寶寶的臭臭呈果醬色或紅色水果凍狀,,表明可能患了腸套疊;
臭臭的顏色太淡或淡黃近于白色,如果伴有眼睛與皮膚發(fā)黃,,可能是黃疸;
臭臭發(fā)黑或呈紅色,,可能是胃腸道出血。
(實習編輯:吳日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