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父母者一定有這樣的體會,,嬰兒的身體特別嬌嫩,尤其是新生嬰兒,,有時真不知道怎么抱才合適,,不少人甚至不敢隨便移動孩子,擔心方法不正確會引起孩子身體的損傷等,。因此,,這里特別介紹一些兒童護理方面的常識。
臍部
嬰兒出生后,,醫(yī)生就會剪斷臍帶并用消毒紗布包扎好,,一星期左右就會自然脫落。家長如果給孩子洗澡,,就不要把孩子在水中浸泡過久,。另外,墊尿布時,,如果尿布比較長,,最好要在腰部處反折下來,以免尿液蔓延至臍部,。
洗完澡要用酒精棉消毒臍部,,并注意觀察臍帶周圍是否有紅腫、滲水或特殊氣味,,如果有異常要及時看醫(yī)生,。
眼睛
眼睛的護理需要非常小心,孩子出生時容易攜帶致病菌,,尤其是眼部容易發(fā)生結膜炎,,另外孩子還喜歡小手亂抓異物等,都較容易傷及眼部,。一般情況下,,可以用溫開水清洗眼部,如果結膜比較紅,,可以用眼藥水點眼,,每天3次。如果是抓傷,,最好把指甲剪短并戴上薄手套,,以防抓傷。眼部異物可以輕輕地用水沖洗或用消毒棉簽擦拭掉,如果比較困難,,最好找醫(yī)生處理,,以免傷及眼角膜。
屁股護理
屁股的工作很頻繁,,如果不小心會引起尿布皮炎,。在選擇尿布時,應該分別選用布尿布和紙尿褲,。一般來說,,布尿布更貼身、透氣,,經(jīng)濟環(huán)保,,晴好的白天與夏天使用起來很方便,。紙尿褲在陰雨天與夜晚可以非常方便,。還有大便后,要用溫水把屁股洗干凈,,尤其是腹瀉的孩子一定要不厭其煩地做好,,而且用毛巾擦干皮膚時,,要輕輕把水吸干,而不是來回擦拭皮膚,,以免損傷嬌嫩的會陰部及肛門周圍皮膚,。
有些家長在使用尿布時經(jīng)常忘了更換,特別是用紙尿布時,,認為紙尿布的吸水性好,多用一段時間沒關系,,但尿布疹往往發(fā)生在這些寶寶身上,。處理的辦法是勤動手,保持局部干燥,。布尿布要經(jīng)常曬太陽,,以殺滅細菌。另外,,孩子剛換下尿布后或剛剛方便后,,就讓屁股自然晾曬一會兒,不要立刻就包上,。
耳朵
給孩子洗澡時,,盡量避免洗澡水流進外耳道,如果不小心流進去,,則可把孩子的頭側向一邊,,有利于水流出,也用棉簽輕輕地把水擦拭掉,但不要把棉簽插進外耳道,。在感冒時也要小心孩子是否有耳朵的不適,,是否有分泌物流出或有特殊異味。如果孩子老是抓耳朵,,要小心患中耳炎的可能,。
口腔
要保持口腔的清潔,尤其是進食后要適當喂些溫開水,,不要嘴里總有食物殘渣,。如果嘴里出現(xiàn)白色的分泌物,則可能是患了鵝口瘡,,需要用抗霉菌的藥物,、紫藥水等抗霉菌。平時可適當給孩子補充維生素,,以保持口腔黏膜的完整,,防止口腔炎。
頭垢
經(jīng)常有寶寶在頭皮上有一層黃褐色,、魚鱗般的污垢,,很不好看。曾經(jīng)有家長用力把它們摳掉,,或用草藥外敷,,這些都很危險,尤其是在腦門附近,,這樣做非常危險,,筆者曾經(jīng)接診過一例因此而引起腦部感染的患者,最后孩子發(fā)生細菌性腦膜炎,,導致肢體癱瘓,。正確的辦法是用植物油軟化,漸漸會自然脫落,。一般到6個月左右,,寶寶的頭皮就干凈了。
寶寶越小,,照顧起來也就越費心,,食、衣,、住,、行各方面的問題,都應該遵照醫(yī)師,、專家的指示,,不能完全聽信口耳相傳的經(jīng)驗,,否則不只爸爸媽媽們辛苦,連寶寶也會受到影響,。
不管事先做了多少準備,,等到小baby一出生,還是會發(fā)現(xiàn)許多看似平常,,卻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讓爸爸媽媽們不知該如何是好,0歲寶寶單元歸納出嬰兒飲食,、睡眠,、疾病、清潔……,,共 20個常見的育嬰困擾,,請教資深的小兒科醫(yī)師何啟生,讓家長們對于照顧小寶寶更有信心,。
1,、要不要將寶寶的手腳包起來?
中國人習慣將寶寶包得密密實實的,認為這樣寶寶較有安全感,,而且也不會因為身體反射動作而受到驚嚇,,可是西方的父母卻喜歡讓寶寶手腳自由活動,以便促進其身體感覺發(fā)展,,究竟寶寶的手腳該不該包起來呢?
正解
新生兒還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手腳,,往往會因為身體痙攣或一些突發(fā)的聲音,而產(chǎn)生驚嚇反射動作,,并且容易從睡夢中驚醒,。包裹他的手腳,可以讓他重溫母體中的安全感,,慢慢適應外界的環(huán)境,,同時也能幫助嬰兒保持體溫,因此,,醫(yī)師建議,滿月以前的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最好將其手腳包起來,,等到滿兩個月以后,寶寶開始想探索外界,,也比較不容易受驚了,,就可以脫離襁褓。
2,、寶寶要穿多少才不會著涼?
南方有句諺語:“嬰兒沒有六月天”,,也就是說嬰兒怕冷,、不怕熱。因此,,為了避免寶寶著涼感冒,,爸爸媽媽拼命給孩子加衣服,全身裹得像個小粽子,,可是反觀歐美日等國家,,即使大冷天,寶寶也穿得不多,,這使得新世代的父母產(chǎn)生“寶寶該穿多少,,才不會著涼”的困擾。
正解
嬰兒的新陳代謝比成人快,,所以也比較怕熱,,冬天時固然應該穿得保暖一點,但是天氣熱的時候,,穿太多反而會令寶寶不舒服,,加上他的體溫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所以在給他穿衣時,,必須更注意環(huán)境的冷暖變化,。一般而言,大人覺得冷,,必須穿多時,,就給寶寶多穿一件;大人覺得熱,必須少穿時,,就幫寶寶多脫掉一件,,而夜晚則比白天多穿一件。
3,、寶寶哭的時候,,該不該抱他?
新手父母最怕聽到寶寶哭,一來是舍不得,,二來是怕吵到鄰人,,于是寶寶一哭,就趕緊抱他起來,,可是幾次之后,,聰明的寶寶立刻發(fā)現(xiàn),“哭”是吸引大人來抱他的最有效方法,,而變成一種習慣,,這可累壞了沒有經(jīng)驗的父母,在抱與不抱之間,,左右為難,,萬一家中的婆婆媽媽再插手干涉,,問題就更復雜了。
正解
哭,,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反應,,嬰兒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尿片濕了,、肚子餓了,、想睡覺了或是生病了……,家長應該先檢查一下,,如果這些因素都排除了,,寶寶還是哭個不停,就表示他可能缺乏安全感或是想要引起大人的注意,,這時候就應該先和他說說話,,安撫他的情緒,如果還是無效,,才把他抱起來,,萬一媽媽們太忙,不能馬上抱他,,讓他哭一會兒,,也是可以的。
4,、可不可以搖晃寶寶?
很多人都有經(jīng)驗,,寶寶吵鬧的時候,只要搖一搖他,,就可以獲得暫時的寧靜,,有些寶寶甚至必須靠大人搖晃才能入睡,然而也有人認為大力搖晃寶寶,,會對腦部器官傷害,,搖晃寶寶真的有這樣的危險性嗎?該怎么搖,才正確呢?
正解
嬰兒喜歡被搖晃,,但是卻可能因為用力過猛,,而表出現(xiàn)不安、嗜睡,、流口水,、四肢無力、抽筋,、痙攣、嘔吐,、呼吸加速,、體溫下降(心跳過慢)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昏迷,、死亡,,這便是所謂的嬰兒搖晃癥候群,主要是因為嬰兒的頭部較重(占了身體總重量的25%),,而且腦部的水含量較多,、髓鞘發(fā)育不成熟,加上他的頸部支撐力不夠,,被搖晃時,,腦部容易受到壓迫與扭曲,因此,,醫(yī)師呼吁,,家長要搖晃寶寶時,只能輕輕地前后,、左右晃,,不可旋轉、上下晃動,,或突然改變方向;另外,,類似搖晃的動作也會導致同樣的危險(反覆將寶寶拋到空中、將寶寶架在肩背上搖動,、將寶寶放在大人腿上晃動,、抱著寶寶旋轉等),也應盡量避免,。
5,、寶寶的睡眠時間多久為正常?
剛有寶寶的父母幾乎都會加入熊貓族行列(眼眶掛著黑輪),因為寶寶好像睡沒有多久就會醒來,,或是白天猛睡覺,、晚上精神百倍,爸爸媽媽們的生活作息也就因此而大亂,,疲憊又充滿疑惑的家長不禁要問:寶寶的睡眠時間多長才算正常?怎么做才可以讓寶寶配合大人的作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呢?
正解
剛出生的小寶寶一天要睡將近20個小時,,1~3個月大的寶寶則睡15~15,。5個小時……隨著年紀的增加,寶寶所需的睡眠時間會愈來愈短,,不過由于較小寶寶的睡眠覺醒循環(huán)較短,,所以,夜間醒來的次數(shù)便會增多,,同時,,胎兒在母體中,,沒有白天、晚上的差別,,出生后無法適應大人“白天活動,、晚上睡覺”的方式,就會有“日夜顛倒”的情形,。改善的方法是白天不要讓寶寶睡太多(尤其是黃昏過后),,盡量逗他玩,給他適當?shù)倪\動,,喝奶時間到了,,如果他還在睡,也要把他叫醒,,等到快睡覺前,,再幫寶寶洗個溫水澡,就比較容易讓他乖乖入睡了,。
(實習編輯:吳日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