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吐奶是正常現(xiàn)象,,大多數(shù)嬰兒在出生后頭幾個月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幾次奶,,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寶寶吐奶 媽媽應(yīng)對妙招
新生兒吐奶原因
新生兒發(fā)生吐奶,不僅僅是因為吃奶后改變抱姿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嬰兒生理上的特點,,而且他們的胃部和喉部都還沒有發(fā)育成熟。
新生兒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wěn)定狀態(tài),同時賁門部位(胃部入口)還比較松,。也就是說,,大人吃飯時,當食物進入胃部后,,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嬰兒的胃賁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dǎo)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
母乳喂養(yǎng)吐奶原因
1,、喂奶前寶寶哭鬧或吃奶過急,極易吸入空氣,,當空氣由胃內(nèi)溢出時,,將奶帶出而嘔吐;
2、嬰兒吸吮過久(正常一次哺乳是10~15分鐘)或吸吮無奶,,以至吸食過多的空氣;
3,、喂奶后就將新生兒放平或過多翻動新生兒,奶水容易從胃里倒流;
4,、不正確的斷乳法也是嘔吐原因之一,,強行喂食或不易接受新食物也會嘔吐。
人工喂養(yǎng)吐奶原因
1,、人工喂養(yǎng)的新生兒,,由于奶嘴孔過大以致奶汁流入太急,或孔過小吸食時間過長;
2、奶嘴孔的大小以倒置奶瓶時奶慢慢滴出為宜,,每瓶奶的喂食時間不超過10~15分鐘;
3,、配方奶太燙或太冷,嬰幼兒腸胃難以適應(yīng),,會導(dǎo)致吐奶;
4,、配方奶稀釋過分或奶粉品牌經(jīng)常更換,嬰幼兒腸胃脆弱,,不能有效吸收分解,。
預(yù)防寶寶吐奶小貼士
1.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
(1)采取合適的喂奶姿勢,盡量抱起嬰兒喂奶,,讓嬰兒身體處于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tài),,這樣比平躺喂奶減少發(fā)生吐奶的機會。
(2)在哺乳后將嬰兒豎直抱起,,輕拍嬰兒后背,,讓嬰兒通過打嗝的方式排出吸奶時一并吸入胃里的空氣,然后再把嬰兒放到床上,,一般就不會出現(xiàn)吐奶現(xiàn)象,。
(3)哺乳后不宜馬上讓嬰兒仰臥,而是應(yīng)當側(cè)臥一會兒,,然后再改為仰臥,,如果仰臥也要保持上身較高的位置。
(4)每次的哺乳量不宜過多,,間隔時間不宜過短,。
2.人工喂養(yǎng)的寶寶
(1)在選擇奶嘴時,我們要考慮到奶嘴孔大小,,選擇適合自己的寶寶的。
(2)注意不能讓寶寶吃的太急
(3)喂奶中以及吃飽后注意拍嗝
(4)喂奶最好做到少而勤
吐奶寶寶日常護理
孩子在3-4個月大之后,,不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賁門的收縮功能也已發(fā)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數(shù)也就會明顯減少了,。而在此之前,每次喂奶后我們最好還是要幫助孩子拍嗝,。
幫助孩子拍嗝的方法是豎著抱起孩子后輕輕拍打后背5分鐘以上,,是幫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打嗝的話,,也可以試試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后背,。支起孩子的下巴,讓孩子坐起來,。讓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然后再輕拍后背的方法也可以。因為孩子坐著的時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較容易了,。
但有時寶寶會打不出嗝,,因為吸入胃中的空氣,,有時會夾在前后吸入的奶汁中,,此時如果將孩子上身直立起來,將有利于胃中空氣的排出,。因此,,媽媽可以將孩子豎著抱起來,,或者可以給孩子墊高后背使上身保持傾斜30分鐘左右,。
專家稱易吐奶的孩子消化功能比較差,添加輔食的時候要少量多次添加,,從一種到多種添加,從稀到稠,,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時也可以借助藥物進行調(diào)理,,比如吐奶嚴重的可以吃馬叮啉(多潘立酮)或維生素B6,還有一些幫助消化的藥物如媽咪愛,、培菲康,6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吃一點小中藥來調(diào)解胃腸功能減輕嘔吐,。
溫馨提示:如吐的奶是豆腐渣狀,,屬于奶與胃酸起作用的結(jié)果,為正?,F(xiàn)象。假如嬰兒嘔吐頻繁,,且吐出呈黃綠色,、咖啡色液體,或伴有發(fā)燒,、腹瀉等癥狀,屬于病態(tài),,該去醫(yī)院及時就診。
(責任編輯:汪雨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