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yǎng)與飲食
即使是平時身體素質(zhì)很健康的婦女在分娩后也消耗了大量精力和體力,,所以應及時調(diào)理飲食,加強營養(yǎng),,加強營養(yǎng)的原則是選擇富有營養(yǎng),、易消化的食物。要吃些稀的食物,,以后便可吃普通的飯菜,,但要有豐富的營養(yǎng)。
分娩當天多吃清淡湯食
正常分娩后需休息一下,,新媽媽第一餐,,可進食適量、比較熱,、易消化的半流質(zhì)食物,。如:紅糖水、藕粉,、蒸蛋羹,、蛋花湯、臥雞蛋等,。第二餐,,可以用正常膳食。有些母親在分娩的一天內(nèi)感到疲勞無力或腸胃功能較差,,可用比較清淡,、稀軟、易消化的食物,,如糕點,、面片、掛面,、餛飩,、粥、蒸,、煮或臥雞蛋及煮爛的肉菜,,然后再用正常膳食。
做剖宮手術的新媽媽,,手術后約24小時胃腸功能恢復,,應再用術后流食1天,忌用牛奶,、豆?jié){,、大量蔗糖等脹氣食品,,情況好轉(zhuǎn)后改用半流食1~2天,再轉(zhuǎn)為普通膳食,。個別新媽媽術后有排氣較慢或身體不適,,又無食欲者,可多吃1或2天半流食,,再給普通食物,。
我國北方有產(chǎn)后喝紅糖水、喝小米粥,、吃芝麻鹽煮雞蛋的習俗,,這是很合理的,因為母體在分娩過程中失血很多,,需要補充造血的重要物質(zhì):蛋白質(zhì)與鐵,。雞蛋含有很高的蛋白質(zhì),而紅糖則含鐵量很高,,但每日食雞蛋量不可多于6個,,以免增加腎臟的負擔。小米中胡蘿卜素,、鐵,、鋅、核黃素含量比一般的米,、面要高,,是產(chǎn)褥期的好食物。但小米粥不可太稀,。我國的習慣往往只重視產(chǎn)后第一個月(坐月子),,乳母的營養(yǎng),,并只強調(diào)動物性食物的攝入,,例如:雞、肉,、魚,、蛋,而忽視蔬菜與水果的攝入,,容易造成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的不足,。
另外,以西醫(yī)的觀點來說,,坐月子并不需要禁止喝水,,但是在營養(yǎng)的補充上要多注意造血元素的補充,例如鐵,、葉酸,、維生素B,、維生素C。
(實習編輯:徐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