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在悄悄走近,,準媽媽們除了增添衣物外,,也開始大量進食,儲備能量以求保暖,。中福會國際和平婦嬰保健院沈月華教授表示,,孕期營養(yǎng)并非越多越好。正所謂“過猶不及”,,營養(yǎng)過剩和營養(yǎng)不足都會影響母親健康及胎兒正常發(fā)育,。
(徐俊芳)
六成“準媽媽”營養(yǎng)過剩
懷孕期間“一人吃,兩人補”,,這是眾所周知的常識。但到底應該如何加強營養(yǎng),,卻讓很多人困惑,。準媽媽吃得又好又多,就能使肚子里的寶寶健康且營養(yǎng)全面嗎?在日前舉行的雅培“分享,,孕期感動一刻”活動上,,主辦方公布了“孕期生活習慣網(wǎng)絡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孕產(chǎn)婦營養(yǎng)過剩比例偏高,,超過半數(shù)的受訪者則自認孕期營養(yǎng)知識不足,。
沈月華教授指出,,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下一代健康越來越關注,許多準媽媽唯恐胎兒營養(yǎng)不足,,攝入過多營養(yǎng)不僅使自己體重超標,、身材走形,還會對自己和寶寶的健康帶來諸多問題,。
研究證明,,“肥胖”準媽媽患上妊娠并發(fā)癥和疾病的幾率比正常準媽媽高,易患妊娠高血壓疾病,、妊娠期糖尿病,、骨關節(jié)炎、血栓形成,、產(chǎn)后抑郁癥等,。
對于胎兒來說,由于難產(chǎn)的增加導致胎兒產(chǎn)傷發(fā)病率增高,,并且成人后II型糖尿病,、高血脂癥、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也明顯高于正常人群,。
雖然準媽媽肥胖對母嬰有如此多危害,,但是目前肥胖準媽媽占準媽媽比例卻呈上升趨勢,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研究表明,,主要原因是不科學的飲食結構和缺乏對自身體重的正確認識,。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孕前就比較胖,懷孕后更加難以控制體重增長,。
小知識:孕期營養(yǎng)“九個一”
1. 1-2杯合適的奶制品(500ml,,孕婦配方奶)
2. 1份糧食(250-300g)粗細搭配(一半是粗糧)
3. 1斤蔬菜(250g 綠葉)
4. 1-2個水果(150-300g)
5. 100克豆制品
6. 100克肉類(無腿>兩條腿>四條腿)
7. 1個雞蛋
8. 一定量的調味品(油20-25g、 鹽6g,、不用或少用糖)
9. 一定的飲水量(2000ml,,6-8杯/250ml)
冬日食療要“辨證施膳”
大多數(shù)中國人有冬季進補的習慣,有些懷孕的婦女也常買些滋補藥品服用,,以求強身健體,,利于胎兒生長發(fā)育。
但事實上,,任何藥物(包括各種滋補藥品)對人體并非都是絕對安全的,,它們進入人體后要經(jīng)過某些器官的吸收、分解,、代謝,,或多或少會產(chǎn)生一定的毒性作用或過敏反應。同時,準媽媽體內(nèi)的酶系統(tǒng)也會發(fā)生某些變化,,藥物在代謝過程中不易解毒或難以排出,,常可蓄積中毒,。有些藥物在母體可通過胎盤直接影響胎兒生長發(fā)育,,甚至發(fā)生流產(chǎn)或死胎。
中醫(yī)認為,,“虛則補之”,。對準媽媽來說,妊娠期間通常處于“陽有余而陰不足,,氣有余而血不足”的狀態(tài),,進補時應遵循“宜涼忌溫熱”的原則,即使機體虛弱者也切忌濫吃滋補藥品,。
因為體虛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之分,,補藥也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之別,服用不當,,將會適得其反,。一般認為,準媽媽最好選用清補,、平補之品,,如太子參、北沙參,、生白術,、淮山藥、百合,、蓮子等,。凡屬溫熱補品,如鹿茸,、鹿角膠,、胡桃肉以及人參桂圓湯等均不宜服用。
此外,,中醫(yī)研究還表明,人參系大補元氣之品,孕婦久服或用量過大,,會陰虛火旺,、氣企陰耗,對安胎不利,。而桂圓性味甘,、溫,有益心脾,、補氣血和安神作用,,但甘溫之品能助火,火動陰血對母嬰健康則有害無益,。因此,,準媽媽如何進補,應由醫(yī)生詳細體檢,,根據(jù)體質情況,,確定補藥品種,適時適量合理服用,。
這里還要特別提醒準媽媽:蜂王漿不宜食用,。因為蜂王漿內(nèi)含有雌性激素,可能會引起胎兒的性早熟,。
小知識:冬季陽光是“補品”
冬陽是最廉價的“補品”,。常曬冬陽,可降低孕婦骨質疏松癥的風險,,減少佝僂病兒的發(fā)生率,。準媽媽在冬季多曬太陽,可促進人體皮膚中的脫氫膽固醇變成維生素D3,,易被人體吸收到血液中,,保證胎兒骨骼和牙胚的正常發(fā)育。此外,,常曬冬陽可增強準媽媽的抵抗力,,預防各種感染。陽光中的紫外線有殺滅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常曬冬陽還有利于防止準媽媽的情緒波動,,杜絕冬季抑郁癥的發(fā)生。
(責任編輯:肖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