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說紛紜的理論同樣出現(xiàn)在西方醫(yī)學史中,,如有人曾提出右側睪丸負責生兒,,左側睪丸負責生女,,后來人們注意到只有一側睪丸者也可以兒女雙全,,這才推翻了這個荒謬的理論。而生兒育女的秘密是美國人麥克魯格1902年揭開的,,他發(fā)現(xiàn)了決定性別的染色體X和Y,。
生男生女并非由女方?jīng)Q定的,而是由男方的性染色體決定的
性染色體,,顧名思義是決定性別的染色體。人類在生殖細胞中有23對即46條染色體,,其中22對為常染色體,,1對為性染色體,女性的染色體為XX,,基因型可用46XX表示;男性的性染色體為XY,,基因型為46XY。生殖細胞要經(jīng)過兩次減數(shù)分裂,23對染色體變成23條,,卵子所含的染色體只有X一種,,而精子可分別含X或Y性染色體。當精子與卵子結合后,,受精卵的染色體又恢復成23對,。若含X染色體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受精卵呈XX型,,發(fā)育成女胎;若含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受精卵為XY型,發(fā)育成男胎,。
所以,,生男生女取決于男子參加授精的究竟是X精子,還是Y精子,。而精子與卵子的結合是隨機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這樣才能維持人類性別比例的大體平衡,,這也是一種自然界的生態(tài)平衡,。
胎兒性別是由一種叫TdF的基因決定的
1987年12月24日,英國劍橋大學生物研究院公布了他們的新發(fā)現(xiàn):胎兒性別是由一種叫TdF的基因決定的,。該院基因?qū)<掖笮l(wèi)·佩奇從1981年開始研究遺傳變態(tài)者的性染色體,。患者中的男性帶有兩條X染色體,,而女性卻有一條X,、一條Y染色體。對這些患者的DNA進行基因分析,,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XX男性患者中有一種DNA結合蛋白,,通常為TdF。這種TdF不能同XY的女性患者的DNA進行雜交,。
因此,,科學家們認為正是那種叫著睪丸決定因子(TdF)的異位或缺失引起了遺傳性別和表現(xiàn)型之間的變態(tài),即XX遺傳性別患者含有TdF,,故分化為男性表現(xiàn)型;XY遺傳性別的患者,,因無TdF因而分化為女性表現(xiàn)型。
所以胎兒的男女性別是由TdF基因決定的,。這一研究成果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就使人類將來為某種需要而實行性別控制時,提供了基因治療的理論基礎,。
懷孕早期識別胎兒的性別是為了優(yōu)生
國內(nèi)醫(yī)學研究的發(fā)展,,已使人們能夠在懷孕早期識別胎兒的性別,,如懷孕40~60天,吸取絨毛細胞,,或懷孕3~4個月后,,用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經(jīng)過特殊細胞培養(yǎng)和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其染色體,,就可以區(qū)分男、女了,。
這里要特別強調(diào)指出的是,,建立這些方法的目的不是為了迎合人們生男生女的意愿,而是為了優(yōu)生,。因為有些遺傳病是與后代性別有關的,。如血友病、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等疾病只傳給男孩,,如果已知某家族中有這種遺傳病,,那么該家庭成員懷孕時,就應當做產(chǎn)前診斷;如是男孩則應立即停止妊娠,,以免患兒出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
當然,決定因素找到了,,但影響生兒生女還與下列因素有關
(1)女方因素
主要與宮頸,、陰道部的酸堿度有關。安全期子宮頸部的乳狀物黏稠,,呈酸性,,排卵期呈堿性,子宮頸部的乳狀物稀薄清亮,,極利于精子通過,。但部分女子排卵期依然呈酸性,此時性交,,X精子借助自身特有的耐力和耐酸優(yōu)勢,,大多可勉強通過,進入輸卵管,,而Y精子通過酸性環(huán)境已大傷元氣,,通過粘稠的乳狀物時,大多中途夭折,,剩下者也奄奄一息,,故生女孩可能性較大。
(2)性交時間
X精子的存活期2~3天(72小時內(nèi)),,Y精子存活時間24小時左右,。如果XY兩種精子都游到了輸卵管壺腹等候卵子的到來,此時生女孩的可能性較大,,因為X精子存活時間較長;如果卵子已經(jīng)排出進入輸卵管壺腹,,Y精子總是率先到達,則生男孩的可能性較大,。假若精子與卵子同時到達輸卵管壺腹部,,結果生男孩可能性較大。
(3)溫度影響
美國加州大學藥學博士鄭慧文撰文說:德國研究者研究人類寶寶性別與環(huán)境溫度的關系,,發(fā)現(xiàn):4~6月是男寶寶出生最多的月份,,10月則是男寶寶出生最少的月份。進一步分析顯示,,高溫環(huán)境容易創(chuàng)造男寶寶,,低溫環(huán)境容易創(chuàng)造女寶寶。其假設是高溫影響精子的X染色體,,讓女寶寶不容易出生;低溫會影響精子的Y染色體,,讓男寶寶不易出生。溫度越高,,做愛欲望越強,,高溫環(huán)境能刺激男女性行為的頻率增加,使女性更容易受孕,。研究人員比較擔心的是,,在地球溫度日益增高的溫室效應下,男寶寶出生幾率會越來越高,,可能會造成男女比例失衡,。
(責任編輯:梁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