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醫(yī)院婦科門診患有習慣性流產的準媽媽越來越多,。專家認為,,習慣性流產并不全是女方的問題,,夫妻需要全面檢查和有針對性的治療才是解決之道。
妻子習慣性流產或與丈夫有關
張先生曾經結過兩次婚,。前妻先后懷孕過8次,,但每次懷孕不到兩個月就發(fā)生流產。到醫(yī)院檢查,,雙方體格和生育功能都屬正常,。幾年后,他們離婚了,,又各自建立了另外的家庭,。前妻再嫁后生了兩個健康的孩子。而張先生的第二位妻子又接連發(fā)生3次流產,。顯然張先生妻子的流產與他本人有直接關系,。
中國名醫(yī)協(xié)會婦科專家喻早介紹,張先生的妻子習慣性流產與他本人染色體異常有關,。引起女性孕期習慣性流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單純只是妻子的原因,而直接原因是來源于丈夫,,這在臨床上還比較多見,。因此,丈夫不可當妻子發(fā)生流產時就只埋怨妻子,,或胡亂讓妻子吃藥,。明智的做法,是夫妻雙方同時到醫(yī)院做染色體檢測等有針對性的檢查,,以確定病因,。
43種疾病導致習慣性流產發(fā)生
喻早介紹,流產是指妊娠不到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克而中止者,。當自然流產連續(xù)發(fā)生3次以上時則稱為“習慣性流產”。根據統(tǒng)計,,其實人類的妊娠大約有70%是不成功的,,但僅有20%左右的自然流產會被患者感覺到或被醫(yī)生確診出來。真正能夠發(fā)育成熟的正常分娩者僅占人類妊娠的1/4左右,,由此可見,,人類流產的發(fā)生率相當高。
引起習慣性流產的病因復雜,有免疫性因素,、遺傳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內分泌性因素,、解剖因素等,,臨床上竟有43種疾病最終可導致習慣性流產的發(fā)生,而其中免疫性因素導致的流產占習慣性流產的67%之多,。
母嬰血型不合可致習慣性流產
母嬰血型不合是引起習慣性流產的一種原因,。母兒血型不合,主要有ABO型和Rh型兩大類,。一旦妊娠,,夫妻產前應做血型檢查。如果丈夫為A型,、B型或AB型,,孕婦為O型,就有ABO血型不合的可能,。如果丈夫是Rh陽性,,孕婦是Rh陰性,就有Rh血型不合的可能,。
治習慣性流產應先排除身體缺陷
根據習慣性流產發(fā)生的時間,,可以把流產分為早期習慣性流產和晚期流產。早期習慣性流產一般發(fā)生在妊娠12周以前,,多和遺傳因素,、母體內分泌失調及免疫學因素等有關。晚期習慣性流產多發(fā)生在妊娠12周以后,,和子宮畸形,、宮頸發(fā)育不良、血型不合及準媽媽患其他疾病等因素有關,。所以,,要治療習慣性流產,先要排除一些已知的因素,,像有沒有感染,、宮內有沒有異物,、有沒有藥物中毒或接受放射線治療等,。另外,需要接受體檢及盆腔檢查,,看子宮大小,、位置和附件是否出現(xiàn)畸形,因為這些都可能造成寶寶不能順利出生。
習慣性流產切勿盲目保胎
部分有過自然流產經歷的女士在妊娠期間出現(xiàn)陰道流血或其他流產先兆時,,都會慌亂無主,,想盡辦法保胎。
喻早指出,,其實有些流產是不可避免的,。絕大部分自然流產是胚胎不健全所致,這類流產恰恰起著一種自然淘汰作用,,幫助把不健康的胎兒淘汰掉,。
而本身屬于習慣性流產的患者,在出現(xiàn)流產先兆時又很想要這個孩子,,在開始保胎治療前,,一定要進行B超及其他輔助檢查,以明確胚胎或胎兒是否存活,。
(實習編輯:黃慧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