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家庭早已經成為一種現(xiàn)象,,沒有了孩子隨之也就少了很多支出和煩惱。人生在世,,自我實現(xiàn)是人最高層次的需要,。事業(yè),似乎是實現(xiàn)這一需要最便捷的途徑,。
當生活內容不斷豐富,、社會觀念不斷開放、重視自我不斷被提倡,,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自由,,為什么不首先滿足自己的愿望?去學習,去玩,,去旅游!何必為了生孩子放棄自由的生活方式,。
“現(xiàn)身說法”:
出場人物:孔女士
年齡:42歲
目前狀態(tài):把丁克進行到底
先別“丁克,、丁克”地稱呼我,這詞兒在我結婚那陣兒還比較時髦,,現(xiàn)在哪還有人提!你看,,現(xiàn)在的小青年根本連丁克都不是了,人家現(xiàn)在流行的是“不婚”!
其實,,我們結婚時,,倒也沒有刻意決定不要孩子。只是結婚第一年,,自己恰巧沒有懷孕,,緊接著愛人又去國外讀書,3年后回來,,事業(yè)發(fā)展前景很好,,一拖再拖,便放棄了懷孕這事,。如今,,15年都過去了,我們自然不會再要孩子了,,如果要自己放棄好不容易搏來的職業(yè)經理人的工作,,未免太殘酷了。
而且按現(xiàn)在的行情,,撫養(yǎng)一個孩子要花費多少成本?有人統(tǒng)計是47萬元,。如果從經濟學角度看,生養(yǎng)孩子絕對是項無意義,、無回報的失敗投資,。有人不服,非說這是“情感的投資”,,我可不這么認為,,在西方國家,孩子如果能在圣誕節(jié)打電話回家問候一下父母,,已經很不錯了,,你還能指望他們時時刻刻圍繞在你身邊?連我們自己都做不到,以后的孩子就更不可能了,。
我親眼所見的失敗“投資”也不少:有的夫妻,,父母都很正常,卻生了個腦癱兒;有的父母都是高學歷,,兒子偏偏不學好,,進了少教所,把一個好好的家毀了,,多殘忍!
即便好不容易十月懷胎,,生出個健康的孩子,,要把他養(yǎng)大、養(yǎng)好,,得操多少心!胎教,、早教一樣不能落下。剛到讀小學的年齡,,就恨不得把他送到國外,生怕他不能成材,。有時我在想,,如果我自己有了孩子,保不準也會成為這樣的家長,,誰都希望孩子強過自己,,可理智地來看,這純粹是自尋煩惱!
(實習編輯:張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