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對女性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很多女性都存在著痛經的問題,,很多女性都會選擇吃止痛片或是強忍,對工作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影響,,其實在我們只要在飲食上稍加注意就能夠很好的調理痛經,,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調理痛經中醫(yī)食療方法有哪些?
中醫(yī)食療調理女性痛經
一,、氣滯血瘀型食療二皮蜜
配料:柚子1個,、陳皮60克、白酒適量,、蜂蜜500克,。
做法:去皮柚子一個,切碎,,與陳皮一起裝入瓶子中,,加入適量白酒,浸泡6小時,,煮爛,,用蜂蜜調味,每天早晚各服兩勺活加水沖服,。
功效:行氣化滯
二,、寒凝血瘀型食療茴香、胡椒燜牛肉
配料:茴香3克,、胡椒3克,、牛肉30克、紹酒15毫升,。
做法:牛肉洗凈,,與茴香、胡椒,、紹酒,,一同放入高壓鍋內,加水燜煮,,大火15分鐘,,改為小火,加入調料,,帶牛肉熟了切片食用,。
功效:祛寒、暖胃,、補虛,。
三,、濕熱蘊結食療茵陳山楂煎
配料:綿茵陳20克、山楂子10克,、銀花15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以上食材全部清洗干凈,,同事放到鍋中,,加入清水,水煎取汁,,加入紅糖溶化后分次飲用,。
功效:清利濕熱,活血散瘀,。
四,、氣血虛弱食療黑豆大棗湯
配料:黑豆100g,大棗50g,,紅糖20克
做法:將黑豆,、大棗加入適量的水煮成粥,加入紅糖,,為1劑,,每次月經來潮前3天開始服用,每天一劑,,連服10劑為一個療程,,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服用療程數自己訂,。
功效:益氣養(yǎng)血,,調經止痛。
五,、肝腎不足食療黑豆米酒雞蛋湯
配料:黑豆60g,,雞蛋2枚,米酒120ml
做法:將黑豆與雞蛋同煮,,雞蛋熟后去殼繼續(xù)煮,,煮到都爛熟,加入適量米醋,,吃蛋喝湯,。可以選擇每日食用,。
功效:滋補肝腎,,調經止痛。
中醫(yī)推拿調節(jié)痛經
1,、叩打腰骶部
按摩方法:用雙拳以適中的力量輕輕叩打自己的后腰及骶骨部位,,速度均勻,,左右交替,以100次/分頻率進行,,叩至微熱為度,。
功效:中醫(yī)把月經稱之為天癸,天癸實際上就是腎精,,腰為腎之府,,故叩打腰骶部能起到補腎填精的作用,,達到止痛調經的效果,。
2、揉按太沖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間隙之中點處),,以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后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1分鐘。
功效:中醫(yī)認為,,“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太沖是肝經上最重要的穴位,,對女性的月經不調也很有效,,痛經的女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郁氣滯,以致不通則痛,,揉按該穴有疏肝行氣止痛的作用,。
3、摩,、擦小腹
按摩方法:雙手相疊置于小腹中間,,以緩慢而輕柔的動作摩腹,頻率控制在每分鐘10次左右,,直至小腹內有熱感為宜,,摩腹5分鐘后,再以雙手在小腹兩側從后向前作單方向斜擦,,方向朝向腹股溝,,以透熱為度。
功效:小腹為胞宮所在之處,,摩,、擦小腹可促進小腹內微循環(huán),調經止痛,。
4,、點揉子宮穴
按摩方法:子宮穴位于下腹部,臍下4寸,,中極旁開3寸,。刺激子宮穴是直接針對女性生殖器的調理手法,,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