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鼻竇炎:華蟾素,,藥棉棒蘸藥塞鼻,置于下鼻甲深處,,每次于15分鐘,,一次見效,一般3-5次可愈,。也有用黃柏,、甘草熬水塞鼻。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滴鼻凈擠去一半,,加入撲爾敏針1支,地塞米松針1支,,慶大針1支滴鼻,,1-2日可愈.
2.慢性鼻炎用巴蠟丸,還可用巴蠟丸治療脊髓結核,,腦膿腫,。制法:巴豆帶殼,投入溶化的蠟中,,撈出,,放涼即成。每次服6-8粒,。
3.十味鼻淵飲治鼻竇炎:五味消毒飲合蒼耳子散加細辛,。
方藥:二花20g 野菊20g 公英30g 地丁20g 天癸子12g 蒼耳子9g 辛荑10g 白芷9g 薄荷6g 細辛2g 加減:肺胃熱甚加石膏25g,夏枯草25g,;陰虛加沙參10g,,麥冬10g;濕盛加薏仁30g,,車前子12g,;慢性氣虛加參?21g;頭痛甚瘀者加川芎12g,,乳香9g,,沒藥9g。日一劑,。
4.感冒鼻炎驗方:
1)蒼耳子9g 辛荑6g 菊花4g 薄荷8g 連翹4g 生地9g 杭菊9g 白芷9g 二花6g 當歸9g 細辛3g 川芎5g 槁本6g 甘草6g.,。三劑,水煎服
2)白芷9g 蒼耳子12g 陳皮6g 半枝蓮12g 水煎服,。
5.鼻衄:頭發(fā)炭9g 綠豆面12g 白土面6g ,。過籮后和水為丸,。此為一日量,分三次有白開水沖服,。
6.過敏性鼻炎:1.星狀神經(jīng)節(jié)阻斷法:
方法:在第七頸椎左右橫突前方,。可治顏面神經(jīng)痛,,偏頭痛,,老年人肩痛。對過敏性鼻炎的效果尤為顯著,。
效果:共治療6次,,常年發(fā)的痊愈率為87%,季節(jié)發(fā)的占90%,。
具體方法:躺下,,以第六頸椎橫突為標志,用右手食指觸及第六頸椎橫突,,同時將頸動脈,、胸銷乳頭肌壓向外側,針尖斜面向尾側刺入,,回抽無血后,,注入1%普魯卡因錢5ml,VitB12 0.5mg,,去炎松5mg的混合液,。效果明顯,治療效果亦佳,。
在上述部位注入少量麻醉藥,,靜臥30-40分鐘,即可回家,。鼻塞嚴重的可以上午注射左側,,下午注射右側。
配方:1%普魯卡因錢5ml,,VitB12 0.5mg,,去炎松5mg,用7號針頭,,混合,。
有效標志:注射后數(shù)分鐘出現(xiàn)一過性的眼瞼下垂,眼球凹陷,,瞳孔縮小,,阻滯側皮溫上升等。
注意事項:注射后,顏面及手部紅潤,,皮膚發(fā)熱,,都無妨;起初幾次有時會感到鼻子阻塞更嚴重,,但這是暫時現(xiàn)象,,不要中斷治療,堅持六次會逐漸好轉并痊愈,。
7.治鼻炎絕招:鼻竇炎、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醫(yī)治有絕招:
正常情況下,,交感、副交感神經(jīng)支配著鼻部,。交感神經(jīng)興奮時,,鼻粘膜血管收縮,分泌物減少,,副交感神經(jīng)興奮時,,鼻粘膜血管擴張,分泌物增加,。即鼻炎患者的癥狀均是因為交感,、副交感神經(jīng)支配失調(diào)而引起,針灸刺激蝶腭神經(jīng)節(jié)可起到調(diào)節(jié)交感,、副交感神經(jīng)相對平衡的作用,,從而消除由于一方為主而導致的臨床癥狀。
操作:針只能沿著面部蝶骨,、上頜骨及下頜骨之間的骨縫進去,,稍在偏差,只能是四面碰骨,。被針人的臉型長短,、寬窄、胖瘦各異,。一個5.5cm的銀針要全部扎進并非易事,。進針后強刺激蝶腭神經(jīng)節(jié)數(shù)下即取針。效果明顯者針下鼻通,,立竿見影,。有的患者扎針前上頜竇X片上可見膿液平面,經(jīng)針灸幾次后的X片復查,,上頜竇各解剖關系明晰,,膿液消失。治療一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