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聽力圖及聽力障礙的等級
聽力圖及聽力障礙的等級,,一般分為5級:正常聽力,;輕度聽力損,;中度聽力損失,;重度聽力損失。
聽力圖的分析主要是比較氣,、骨導(dǎo)的閾值,。
一張正常的聽力圖,橫坐標為聲音的頻率,,縱坐標為聲音的響度,。
一般的聲音及語言分析清楚。
正常聽力: 25分貝 以下(-10~25分貝)
輕度聽力損失 : 26~40分貝 對細小的聲音難以分辨,,如樹林風(fēng)吹聲,。
中度聽力損失 :41~55分貝 對日常語言有聽覺上的困難,與人交談感到模糊不清,,開始需要借助助聽器的幫助,。
中重度聽力損失 : 56~70分貝
重度聽力損失: 71~90分貝 對于較大的談話聲,汽車聲仍感模糊,,助聽器幫助較大,。
極重度聽力損失: 90分貝以上 對于叫喊聲及洪亮的聲音,如汽車喇叭聲,。鼓聲才有反應(yīng),,助聽器幫助較大。
重度聽力損失 通常極難感覺聲音的存在,,需要靠助聽器的輔助,,才能感受到聲音的振動力。
聲音的頻率 聽覺是人們的主觀感覺,,聽到的聲音實際是物體振動后引起的聲波,。不同的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聲波不同,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振動頻率不同,。
頻率是指物體每秒鐘振動的次數(shù),。其單位用赫茲(Hz)來表示。例如:鼓聲主頻約在250-500 Hz(即每秒振動250-500次),, 屬于低頻,;雙音響筒聲主頻約在1000-2000 Hz,,屬于中頻;哨子聲主頻約在3000-4000 Hz,,屬于高頻,。
聲音的強度
聲音的強度取決于聲波振動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強度越大,,振幅越小,強度越小,。
聲音強度的單位一般用分貝(dB)表示,。例如:在夜深人靜時,樹葉的碰撞聲,、動物的呼吸聲大約20 dB聲壓級,;兩人正常談話聲約60dB聲壓級;大聲喊叫約85 dB聲壓級,;汽車鳴喇叭,、 火車通過聲約100dB聲壓級;飛機起飛的聲音約120 dB聲壓級,。
什么叫聽閾,、痛閾和聽覺區(qū)域?
剛能引起人耳聽覺反應(yīng)的最小聲音刺激量,,稱為聽閾,。將各頻率的聽閾以線段連接,形成聽閾曲線,。
若繼續(xù)增加聲音刺激強度剛能引起人耳不適或疼痛的最小刺激量,,稱為痛閾。
將各 頻率的痛閾以線段連接,,形成痛閾曲線,。聽閾曲線和痛閾曲線之間的范圍,稱為聽覺區(qū)域,。,、
人耳不同頻率聲音的敏感性不同,以中頻聲音(1000Hz)最敏感,,高頻聲音次之,,對低頻聲音的敏感性最差。
語言頻率指的是什么,?
人耳聽能到的聲波范圍約在20 Hz-20000 Hz之間,。低于20 Hz稱為次聲波,高于20000 Hz稱為超聲波,。
次聲波和超聲波人耳都不能聽到,。500 Hz,、1000 Hz、2000 Hz,、4000 Hz四個頻率是人們言語交往的主要頻率故稱為語言頻率,。 聾兒配戴助聽器后,如果只有在500 Hz、1000 Hz,、2000 Hz三個頻率獲得聽力補償,聾兒可聽懂約70%的言語聲,。若250 Hz、3000 Hz,、4000 Hz范圍的聽力損失也得到補償,則能聽懂約90%左右的言語聲,??梢姡@幾個頻率對人們的言語交往也至關(guān)重要,。
平均聽力損失是如何計算的,?
均聽力損失的計算方法是將被測試者的500 Hz 、1000 Hz,、2000 Hz,、4000 Hz的平均聽力損失分貝數(shù)之和除以4。
根據(jù)WHO聽力國際HI新的聽力減退分級如下:
0 25dB或更小 沒有或有很輕的聽力問題,,可聽耳語
1(輕度) 26—40dB 可聽到和重復(fù)1m處的正常語聲,; 咨詢,可能需要有助聽器
2(中度) 41—60dB 可聽到和重復(fù)1m處提高了的語聲,;通常推薦用助聽器
3(重度) 61—80dB 當叫喊時,,可聽到某些詞性,需用助聽器,,如不可能用助聽器,,應(yīng)教唇讀和手勢 4(極重度) 81dB或更大 不能聽到和聽懂叫喊聲,助聽器可能有助于懂得話語,,需外加康復(fù)措施如唇讀和手勢
平均聽損以0.5K,、1K、2K和4KHZ4個頻率的聽閾平均值為對應(yīng)依據(jù),。
聽力殘疾標準
1.聽力殘疾的定義 !
聽力殘疾是指由于各種原因?qū)е码p耳不同程度的聽力喪失,,聽不到或聽不清周圍環(huán)境聲及言語聲(經(jīng)治療一年以上不愈者)。
聽力殘疾包括:聽力完全喪失及有殘留聽力但辨音不清,,不能進行聽說交往兩類,。
2.聽力殘疾的分級
列表如下:
級別平均聽力損失(dBspL)言語識別率(%)
一級>90(好耳)
二級71-90(好耳)15-30
三級61-70(好耳)31-60
四級51-60(好耳)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