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選擇符合計量標準的水銀柱血壓計或者經(jīng)國際標準( BHS 和 AAMI )檢驗合格的電子血壓計進行測量,。
⑵ 使用大小合適的袖帶,,袖帶氣囊至少應包裹 80% 上臂,。大多數(shù)人的臂圍 25-35cm ,應使用長 35cm ,、寬 12-13cm 規(guī)格氣囊的袖帶;肥胖者或臂圍大者應使用大規(guī)格袖帶,。
⑶ 被測量者至少安靜休息 5 分鐘,在測量前 30 分鐘內(nèi)禁止吸煙或飲咖啡,,排空膀胱。
⑷ 被測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上臂與心臟處在同一水平,。如果懷疑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診時應測量左,、右上臂血壓。特殊情況下可以取臥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現(xiàn)體位性低血壓情況者,,應加測站立位血壓,。站立位血壓應在臥位改為站立位后 1 分鐘和 5 分鐘時測量,。
⑸ 將袖帶緊貼縛在被測者的上臂,袖帶的下緣應在肘彎上 2.5cm ,。將聽診器探頭置于肱動脈搏動處,。
⑹ 測量時快速充氣,使氣囊內(nèi)壓力達到橈動脈搏動消失后再升高 30mmHg ( 4.0kPa ),,然后以恒定的速率( 2-6mmHg/ 秒)緩慢放氣,。在心率緩慢者,放氣速率應更慢些,。獲得舒張壓讀數(shù)后,,快速放氣至零。
⑺ 在放氣過程中仔細聽取柯氏音,,觀察柯氏音第 Ⅰ 時相(第一音)和第 V 時相(消失音)水銀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縮壓讀數(shù)取柯氏音第 Ⅰ 時相,舒張壓讀數(shù)取柯氏音第 V 時相,。 <12 歲兒童,、妊娠婦女、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 IV 時相(變音)定為舒張壓,。
⑻ 血壓單位在臨床使用時采用毫米汞柱( mmHg ),在我國正式出版物中注明毫米汞柱與千帕斯卡( kPa )的換算關系,, lmmHg=0.133kPa ,。
⑼ 應相隔 1-2 分鐘重復測量,取 2 次讀數(shù)的平均值記錄,。如果收縮壓或舒張壓的 2 次讀數(shù)相差 5mmHg 以上,,應再次測量,,取 3 次讀數(shù)的平均值記錄,。
⑵ 使用大小合適的袖帶,,袖帶氣囊至少應包裹 80% 上臂,。大多數(shù)人的臂圍 25-35cm ,應使用長 35cm ,、寬 12-13cm 規(guī)格氣囊的袖帶;肥胖者或臂圍大者應使用大規(guī)格袖帶,。
⑶ 被測量者至少安靜休息 5 分鐘,在測量前 30 分鐘內(nèi)禁止吸煙或飲咖啡,,排空膀胱。
⑷ 被測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上臂與心臟處在同一水平,。如果懷疑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診時應測量左,、右上臂血壓。特殊情況下可以取臥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現(xiàn)體位性低血壓情況者,,應加測站立位血壓,。站立位血壓應在臥位改為站立位后 1 分鐘和 5 分鐘時測量,。
⑸ 將袖帶緊貼縛在被測者的上臂,袖帶的下緣應在肘彎上 2.5cm ,。將聽診器探頭置于肱動脈搏動處,。
⑹ 測量時快速充氣,使氣囊內(nèi)壓力達到橈動脈搏動消失后再升高 30mmHg ( 4.0kPa ),,然后以恒定的速率( 2-6mmHg/ 秒)緩慢放氣,。在心率緩慢者,放氣速率應更慢些,。獲得舒張壓讀數(shù)后,,快速放氣至零。
⑺ 在放氣過程中仔細聽取柯氏音,,觀察柯氏音第 Ⅰ 時相(第一音)和第 V 時相(消失音)水銀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縮壓讀數(shù)取柯氏音第 Ⅰ 時相,舒張壓讀數(shù)取柯氏音第 V 時相,。 <12 歲兒童,、妊娠婦女、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 IV 時相(變音)定為舒張壓,。
⑻ 血壓單位在臨床使用時采用毫米汞柱( mmHg ),在我國正式出版物中注明毫米汞柱與千帕斯卡( kPa )的換算關系,, lmmHg=0.133kPa ,。
⑼ 應相隔 1-2 分鐘重復測量,取 2 次讀數(shù)的平均值記錄,。如果收縮壓或舒張壓的 2 次讀數(shù)相差 5mmHg 以上,,應再次測量,,取 3 次讀數(shù)的平均值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