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大家肯定都沒有吃過的,,這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材,很多疾病在治療的過程中都需要使用到的一種藥材,,尤其是野生黃連,,這種黃連在攝入的時候藥用價值就會變得更加豐富一些,而且還可以使用野生黃連煮水的,,這樣的話就可以用來治療傷寒的,,讓自己體內(nèi)的寒氣可以去除體外的。
《局方》三黃丸:治丈夫,、婦人三焦積熱,。上焦有熱攻沖眼目赤腫頭項腫痛口舌生瘡;中焦有熱心膈煩躁不美飲食;下焦有熱小便赤澀大便秘結(jié)五臟俱熱即生疽癤瘡痍及五般痔疾糞門腫痛或下鮮血:黃連(去須、蘆),、黃芩(去蘆),、大黃(煨)各十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如臟腑壅實加服丸數(shù)。小兒積熱亦宜服之,。
《傷寒論》黃連湯:治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150克,,甘草150克(炙),干姜150克,,桂枝150克(去皮)人參100克,,半夏250克(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晝?nèi)苟?/p>
《直指方》黃連安神丸:治心煩懊依反復(fù),,心亂,,怔仲,上熱胸中氣亂,。心下痞悶,。食入反出:朱砂20克,,黃連25克生甘草12.5克。為細末,,湯浸,,蒸餅丸如黍米大。每服一十九食后時時津唾咽下,。
《局方》瀉心湯:治心經(jīng)實熱:黃連35克,。水一盞半煎一盞食遠溫服小兒減之。
《本草經(jīng)集注》:惡菊花,、蕪花,、玄參、白鮮;畏款冬,。
《蜀本草》:畏牛膝,。
《綱目》:黃連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濕,,中病即當止,,豈可久服,使肅殺之令常行,,而伐其生發(fā)沖和之氣乎?
《本草正》:黃連善瀉心脾實火,,虛熱妄用,必致格陽,,故寇宗熒日:虛而冷者,,慎勿輕用;王海藏日:夏月久血痢不用黃連,陰在內(nèi)也,。
《本草經(jīng)疏》:凡病人血少氣虛,,脾胃薄弱,血不足,,以致驚悸不眠,,而兼煩熱躁渴,及產(chǎn)后不眠,,血虛發(fā)熱,,泄瀉腹痛,小兒痘瘡,,陽虛作泄,,行漿后泄瀉,老人睜胃虛寒作瀉,,陰虛人天明溏泄,,病名腎泄,真陰不足,,內(nèi)熱煩躁諸證,,法咸忌之,,犯之使人危殆。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味苦,,寒。主治熱氣,,目痛,,眥傷,泣出,,明目,,腸澼,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久服令人不忘,。
《名醫(yī)別錄》:微寒,,無毒。主治五藏冷熱,,久下泄?jié)?、膿血,止消渴,、大驚,,除水,利骨,,調(diào)胃,,厚腸,益膽,,治口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