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花生活在落葉的灌木叢中,屬于很常見的一種植物,,在平時(shí)雖然不起眼,,可是具有很高的藥用價(jià)值,,因?yàn)楝F(xiàn)在的田野間邊,,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中藥材,,只是因?yàn)榇蠹也徽J(rèn)識,所以會覺得是一種普通的植物,,木槿花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清熱利濕,,解毒的,,同時(shí)不管是內(nèi)服還是煎藥,都是很好的一種方法,。
【中藥名】木槿花 mujinhua
【別名】籬障花,、碗蓋花,、木紅花。
【英文名】Flos Hibisci
【來源】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干燥花。
【植物形態(tài)】落葉灌木,,高3~4m,。小枝密被黃色星狀絨毛,。葉互生,,葉柄長5~25mm,被星狀柔毛;托葉線形,,長約6mm,疏被柔毛;葉片菱形至三角狀卵形,長3~10cm,,寬2~4cm,具深淺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鈍,,基部楔形,,邊緣具不整齊齒缺,,下面沿葉脈微被毛或近無毛,,花單生于枝端葉腋問,,花梗長4~14mm,,被星狀短絨毛;小苞片6~8,,線形,,長6~15mm,,寬1~2mm,,密被星狀疏絨毛;花萼鐘形,,長14~20mm,密被星狀短絨毛,,裂片5,三角形;花鐘形,,淡紫色,直徑5~6cm,,花瓣倒卵形,長3.5~4.5cm,,外面疏被纖毛和星狀長柔毛,雄蕊柱長約3cm;花柱枝無毛,。蒴果卵圓形,直徑約12mm,,密被黃色星狀絨毛,。種子腎形,背部被黃色長柔毛,?;ㄆ?~10月,。
【產(chǎn)地分布】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陜西、臺灣等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夏,、秋季選晴天早晨,,花半開時(shí)采摘,,曬干。
【藥材性狀】本品多皺縮成團(tuán)或不規(guī)則形,,長2~4crn,,寬1~2cm,,全體被毛?;ㄝ噻娦?,黃綠色或黃色,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萼筒外方有苞片6~7,,條形,,萼筒下常帶花梗,長3~7mm,,花萼,、苞片、花梗表面均密被細(xì)毛及星狀毛;花瓣5片或重瓣,,黃白色至黃棕色,,基部與雄蕊合生,并密生白色長柔毛;雄蕊多數(shù),,花絲下部連合成筒狀,,包圍花柱,柱頭5分歧,,伸出花絲筒外,。質(zhì)輕脆,氣微香,,味淡,。
【性味歸經(jīng)】性涼,味甘,、苦,。歸脾經(jīng)、肺經(jīng),、肝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涼血藥,。
【臨床應(yīng)用】內(nèi)服:煎湯,,用量3~9g,鮮者30~60g,。外用:適量,,研末或鮮品搗爛調(diào)敷。主治腸風(fēng)瀉血,,赤白下痢,,痔瘡出血,肺熱咳嗽,,咯血,,白帶,瘡癤癰腫,,燙傷,。
【藥理】對致病大腸桿菌及痢疾桿菌均無明顯作用;可以殺蟲止癢,用其洗頭洗臉,,能夠治療頭皮瘙癢;動物試驗(yàn)證明其花粉有致敏作用,。
【化學(xué)成分】木槿花含葉黃素-5,6-環(huán)氧化物,、隱黃質(zhì),、菊黃素、花旗松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飛燕草素-3-O-葡萄糖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無。
【相關(guān)藥方】①治下痢噤口:木槿花去蒂,,陰干為末,,先煎面餅二個(gè),釀末食之,。(《濟(jì)急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