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辛是一種用途非常廣泛的中藥,在夏天的時候,,大家喜歡呆在空調(diào)房里面,,而且經(jīng)常會把空調(diào)溫度調(diào)得很低,這很容易導致身體受寒,,然后出現(xiàn)頭痛癥狀,,還有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牙齦疼痛等等,這時候不要著急去藥店買藥吃,,可以使用細辛這種中藥幫助治療,,下面詳細介紹細辛的正確用法用量。
細辛最大用量:
如果這方是執(zhí)業(yè)中醫(yī)師給開的,他肯定有把握,。先說細辛,。所謂“細辛用量不過錢”,其實是一直流傳下來的誤解,。原文出自陳承《本草別說》:“細辛單用末不可過半錢匕”,,這里說的是“半錢匕”,而且是用“末”(錢匕是古代一個容量單位,,1錢匕約為1.5克左右)到了本草綱目,,李時珍改成“不可過一錢”,而且每說用末了,。從此開始一直誤傳細辛用量不過錢之說,。而在現(xiàn)今大量臨床報道,細辛單用藥粉生用確實不能過3~5克,,會中毒,,但細辛跟其他藥一起作為煎劑久煎甚至用至六七十克是沒有這個弊端的。(除非辨證不正確用錯藥)所以細辛30克煎劑原則上沒有大問題,。再說附子,。根據(jù)李可(中醫(yī)火神派大家,救活萬余例西醫(yī)確診為必死無疑之人)經(jīng)驗,,附子用量30~100克甚至200克以上,,30克幾乎是最普通的量了。但再煎煮法上要注意,,生附子要先久煎2小時(放多點水用高壓鍋煎更能減其毒性),。煎完再與它藥同煎即可,如果方中甘草量大的話,也可以減其毒性,。如果是確實寒性大的話,,投以大劑量附子是對證的,有利于幫助身體恢復陽氣,。細辛也是如此,,只要藥對證,服之不會有大害,。當然,,要中病即止,病好了十之七八就要改用平和之劑了,,猛藥不能久服,。
細辛的用量不能夠超過三克,,這個藥物有祛風散寒,溫肺化飲,,通鼻竅的作用,,是有小毒的,不能用量太多,,用多了容易導致人體中毒,。
功效
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
主治
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風濕痹痛,,鼻淵,,肺寒咳嗽。
相關(guān)配伍
1,、《本草經(jīng)集注》:曾青,、棗根為使。惡狼毒,、山茱萸,、黃芪。畏滑石,、消石,。反藜蘆,。
2、《藥性淪》:忌生菜,?!秲?nèi)經(jīng)》云,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干姜,、細辛,、半夏之辛,以行水氣而潤腎,。
3,、《本草匯言》:細辛,佐姜,、桂能驅(qū)臟府之寒,,佐附子能散諸疾之冷,佐獨活能除少陰頭痛,,佐荊,、防能散諸經(jīng)之風,佐芩,、連,、菊、薄,,又能治風火齒痛而散解諸郁熱最驗也,。
用法用量
1~3g,。散劑每次服0.5~1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陰虛陽亢頭痛,、肺燥傷陰干咳者忌用。不宜與藜蘆同用,。
炮制方法
除去雜質(zhì),,噴淋清水,稍潤,,切段,,陰干。本品呈不規(guī)則的段,。根莖呈不規(guī)則圓形,,外表皮灰棕色,有時可見環(huán)形的節(jié)。根細,,表面灰黃色,,平滑或具縱皺紋。切面黃白色或白色,。氣辛香,,味辛辣、麻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