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15日,,是世界強化免疫日,最初為消滅脊髓灰質炎而設立,。通過對常規(guī)免疫的加強,,與計劃免疫(對新生兒有計劃地實施疫苗接種)共同構成計劃免疫體系,達到預防和控制一些容易感染的疾病的目的,。
免疫力對于人體的作用不言而喻,。作為人體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病毒,、細菌等的重要防御機制,免疫力同時也是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一種能力,。
在以前,,人類對于免疫力的了解仍然處于較為籠統(tǒng)的感知階段,除特定疾病可通過疫苗加強免疫而避免之外,,無法確知免疫力和具體疾病甚至癌癥之間的因果關系,。但是,隨著T淋巴細胞(T細胞)的發(fā)現,,醫(yī)學似乎觸到了通過免疫力來與癌癥作戰(zhàn)的大門,。
T細胞來源于骨髓的淋巴干細胞,有“人體衛(wèi)士”之稱,,可以識別人體的腫瘤細胞并進行殺傷攻擊,。但是腫瘤細胞非常狡猾,它通過誘導T細胞凋亡,、抑制T細胞活化和增殖的“手段”,,讓人體免疫力低下,從而令腫瘤肆意生長,。
基于T細胞的特性,,腫瘤免疫療法橫空出世。PD-1/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出現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在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后,,為患者提供了治愈的可能和希望,。但即便如此,仍然只有約30%的人可以從免疫療法中獲益,。為了解決免疫療法獲益患者有限和適應癥有限的問題,國際目前通常認為通過聯(lián)合治療,,將有效擴大受益患者,。其中,胸腺法新(日達仙)便是可與手術,、放化療一起進行聯(lián)合治療的免疫治療之一,。
多個研究和真實世界數據證實,在圍手術期,,胸腺法新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預防、治療圍手術期感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癌癥復發(fā),,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在放化療期間,已有研究表明,,胸腺法新與化療具有協(xié)同效應,。
此外,胸腺法新可以增強細胞免疫,、即促進T細胞分化,、增殖、提高NK細胞活性及DC細胞抗原遞呈能力,,并且可以增強腫瘤細胞的抗原表達,,使得腫瘤細胞更容易被T細胞識別并殺死。目前已被國家衛(wèi)計委頒發(fā)的《原發(fā)性肝癌診療規(guī)范(2017版)》,、2018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原發(fā)性肝癌診療指南》,、《膽道腫瘤專家共識》、《2017中國淋巴瘤診療專家共識》等推薦,。
人類與癌癥的戰(zhàn)斗延續(xù)至今,,交手多個回合,隨著無進展生存期的延長,、客觀反應率的增加,,人類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目前,,當前新型免疫藥物進展相對局限的情況下,,又似乎觸到了透明天花板。傳統(tǒng)免疫治療藥物如胸腺法新,,在此時仍然不失為一款經典治療藥物,,在癌癥的進攻面前,為患者筑起免疫力的高墻,。
當前頁面地址:http://www.zgysw.net/news/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