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Eunice Kennedy Shriver國立兒童健康與人類發(fā)展研究所的Enrique F. Schisterman博士在母胎醫(yī)學會(SMFM)年會上報告,一些曾發(fā)生妊娠丟失的女性僅需服用阿司匹林即可提高下次妊娠的活產(chǎn)率,。
這項名為EAGeR(阿司匹林對受孕與生殖的影響)的隨機試驗招募了1,228名已發(fā)生1~2次妊娠丟失但未患不孕癥并且打算再次受孕的女性,。這些受試者被平均分為兩組,分別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81 mg/d)或安慰劑,,同時補充葉酸,至多進行6個月經(jīng)周期的治療,或者假如受孕則至多治療至孕36周,。
結(jié)果顯示,總體而言,,小劑量阿司匹林組女性的活產(chǎn)率有高于安慰劑組的趨勢(57.8% vs. 52.7%,,P=0.09)。在分層分析中,,小劑量阿司匹林與符合妊娠丟失嚴格標準(在過去1年中曾發(fā)生1次孕20周以內(nèi)的妊娠丟失)的女性活產(chǎn)率絕對值增加9.2%相關(62.4% vs. 53.2%,,P=0.04)。換言之,,在這一亞組女性中,,僅需對11名女性給予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即可增加1例活產(chǎn)。
這一獲益主要來源于早期效應,。“阿司匹林對受孕過程和早期妊娠維持有影響,,而不影響之后的妊娠進程,。這也就意味著,阿司匹林有助于女性受孕,,而對于已經(jīng)妊娠較長時間的女性則不再起作用,。”
不過,小劑量阿司匹林在僅符合妊娠丟失一般標準(在過去任何時間曾發(fā)生1~2次妊娠丟失,,但排除符合嚴格標準者)的亞組女性中并未顯示出相同益處(53.9% vs. 52.2%),。
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者似乎有更高的輕度陰道出血和輕度胃腸不適發(fā)生率,但與妊娠丟失或主要胎兒,、新生兒或母親并發(fā)癥風險增加無關,。
談及試驗背景,Schisterman博士介紹:“我們都知道,,炎癥和血流異常——尤其是在子宮,、子宮內(nèi)膜、卵巢和胎盤中——是不孕癥,、妊娠丟失,、先兆子癇、早產(chǎn)和小于胎齡兒等的共同特征,。因此顯而易見的是,,理想的治療應當能減輕炎癥和改善血流,而小劑量阿司匹林可能就是符合條件的治療手段,。”
他還補充道,,盡管既往很少有在受孕前給予阿司匹林的研究,但有充分理由這樣做,。“阿司匹林可影響子宮內(nèi)膜血管形成和胎盤形成,。該藥有明確的抗炎作用,而對母親和胎兒的副作用則非常輕微,。這是一種安全,、易得且廉價的藥物,即使在整個妊娠期都服用,,費用也僅為2美元,。”
這項試驗的受試者年齡為18~39歲(平均29歲),體重指數(shù)約為27 kg/m2,,符合妊娠丟失嚴格標準與普通標準的受試者數(shù)量幾乎對等。
進一步探究符合嚴格標準者獲益的原因,,研究者發(fā)現(xiàn),,小劑量阿司匹林組女性的妊娠試驗結(jié)果陽性率高于安慰劑組(70.5% vs. 61.7%,P=0.03),。兩組女性在6周后經(jīng)超聲證實懷孕并且最終活產(chǎn)的幾率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