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線發(fā)表于《美國醫(yī)學會雜志》(JAMA)的一項跨國研究為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單抗治療黑色素瘤的有效性再添佐證。同日,《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NEnglJMed)的一項研究揭示,,對于皮膚惡性腫瘤梅克爾(Merkel)細胞癌,PD-1單抗可顯著提高客觀緩解率(ORR),且可能帶來有意義的生存獲益,。然而,在這些充滿希望的研究數(shù)據(jù)背后,,也存在著一些困擾研究者的陰影,。從這2項研究中可發(fā)現(xiàn),PD-1單抗對相當一部分黑色素瘤和梅克爾細胞癌患者治療無效,,而目前對于治療無效的原因知之甚少,。為明確PD-1單抗對于皮膚惡性腫瘤治療的意義,幫助臨床正確看待PD-1單抗,,我們對這2項研究進行報道,,并邀請了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郭軍教授對其進行精彩分析和點評。
■專家點評
PD-1單抗,,需要理性地看待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郭軍
千呼萬喚,,PD-1單抗pembrolizumab針對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研究結果于2016年4月19日發(fā)表在美國JAMA雜志上。這一結果來源于一項大型Ⅰb期臨床研究KEYNOTE001的黑色素瘤亞組,。正是基于此項研究的初期報道,,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于2014年批準pembrolizumab用于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療。因此,,KEYNOTE001研究的后續(xù)結果一直令人期待,。
相對于PD-1單抗在坊間流傳的神效,此項研究的結果似乎有些差強人意,。33%的有效率,,意味著并不能使絕大多數(shù)人獲益;中位PFS也僅有4個月,帶給患者的生存獲益并不算顯著。同日發(fā)表在JAMA上的同期述評甚至表達出一些對該藥應用前景的憂慮,。但從另一角度來看,,與傳統(tǒng)的達卡巴嗪(DTIC)化療不足10%的有效率相比,PD-1單抗對黑色素瘤的療效仍是顯著的,。此外,,2015年發(fā)表在《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上的KEYNOTE006研究結果顯示,與細胞毒性T細胞相關抗原4(CTLA-4)單抗ipilimumab相比,,pembrolizumab的有效率和中位PFS期均更佳,。因此不能否認,PD-1單抗的出現(xiàn)使得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療往前推進了一步,。
4月19日發(fā)表在《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上的研究顯示,,pembrolizumab作為梅克爾細胞癌一線治療的ORR可達56%。梅克爾細胞癌罕見但惡性程度高,,該研究結果提示,,在臨床中如果遇到這樣的病例,PD-1單抗不失為一項值得期待的選擇,。
遺憾的是,,關于PD-1單抗治療黑色素瘤等惡性皮膚腫瘤的療效,目前還缺乏中國患者的數(shù)據(jù),。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的黑色素瘤中心現(xiàn)已開展兩項PD-1單抗的臨床研究,,一些新的臨床研究也正準備啟動。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研究將可能為解答中國黑色素瘤患者免疫治療的一系列問題提供幫助,。
另一方面,隨著KEYNOTE系列研究結果的逐一揭示,,PD-1單抗在其他瘤種的療效也會慢慢顯現(xiàn),。縱觀PD-1單抗從最初的驚嘆聲中一路走來的歷程,,我希望醫(yī)生和患者都能客觀而理性地看待它,。癌癥的攻克難以一蹴而就,針對癌癥病因和治療的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免疫治療的再度興起,將為晚期腫瘤的治療打開新的思路,,而當下我們對于治療有效相關的生物標志物,、與突變的基因型的關系、耐藥的原因等仍知之甚少,。未來,,關于免疫治療的聯(lián)合,,免疫治療與傳統(tǒng)治療、靶向治療的優(yōu)化組合,,都值得進行深入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