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健康問題越來越受關注的時代,,有病沒病服用點維生素制劑成了很多人的習慣,,但你真的吃對了嗎?你是否知道服用維生素的前提條件,,是“適合”和“適度”呢,?
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日前發(fā)布消費警示稱,維生素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保健品,,但大部分人卻不了解維生素的正確服用方法,。專家指出,維生素服用過量也會變“毒藥”,。
盲目服用維生素現(xiàn)象普遍
“吃維生素就等于吃水果,、蔬菜”,當前,,帶著這樣的思想,,很多人將維生素類藥物視為“營養(yǎng)藥”,甚至是“補品”而長期服用,,濫用,、盲目用維生素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渡鼤r報》曾聯(lián)合新浪微博進行的網(wǎng)絡調查發(fā)現(xiàn):超過七成受訪者會在“正常飲食之外額外補充維生素”,;但是六成人并不知道“維生素過量的副作用”。調查還發(fā)現(xiàn),,70%的人并不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補充維生素,,而是“覺得自己缺,就補了”,,或是“受到廣告影響”和“跟隨大家一起補”,。
人們補充維生素的熱潮源于歐美國家。有統(tǒng)計顯示,,美國,,維生素補充劑的使用人群已超全國人口的一半。2010年,,美國補充劑市場份額高達2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00億元),。英國補充劑的年銷售額為6.5億英鎊(約合人民幣64億元),涉及約1/3的全國人口,。中山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教授陳裕明說,,“中國相對少一些,,大概能占到10%-20%的比例。”且大多是文化程度較高的人群,。
烹飪不當,、吃得太精致維生素缺乏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主任陳超剛介紹,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yǎng)要素之一,。它們基本都是天然存在于食物中,,人體不能合成,它們各有特殊生理功能,。
目前,,按照維生素的理化性質可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常見的水溶性維生素有:維生素B族,、維生素C等,。脂溶性維生素有:維生素A、D,、E,,這幾種維生素只有在食物中含有脂肪的時候才能達到最好的吸收效果,。
幾年前,,發(fā)表于國際權威醫(yī)學期刊《內科學年鑒》的科研論文中,科學家對一項涉及50萬人的大型綜合研究進行分析后指出,,服用維生素補充劑幾乎無一例外是在浪費錢,,對身體健康無益。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醫(yī)師于康認為,,《內科學年鑒》的研究主要基于歐美人群,,和國人不同,不能拿過來直接用,,并且根據(jù)國內的一些研究,,很多中國人維生素攝入量是不足的。這也是一些國內營養(yǎng)師所持的觀點,。在國家一級公共營養(yǎng)師王雷軍看來,,中國的烹飪方式較多爆炒,在這個過程中維生素會大量流失,;再比如霧霾天氣,,將會造成人體維生素D的缺乏。
陳超剛也談到,,在現(xiàn)代社會,,大部分人嚴重的維生素缺乏的情況已經很少見,但是輕中度的缺乏是存在的,。比如生長期的兒童,、孕婦,、母乳喂養(yǎng)者、重體力勞動者等等,。偏食的人,,身體吸收不好的人,如長期慢性腹瀉等胃腸疾病患者常伴有維生素吸收障礙,,引起維生素缺乏,。同時,不當?shù)呐腼兪址ㄒ矔斐梢欢ǔ潭鹊木S生素流失,,比如油炸,、高溫過度炒青菜,維生素C大量流失,,煲湯時間太久,,蔬菜多次加熱;還有食品太精細,,營養(yǎng)物質流失也大,,有統(tǒng)計,精米和白面,,經過道道工序加工,,葉酸、維生素E,、B族維生素B5等營養(yǎng)成分流失可達50%以上,。
維生素補充把握適合、適度原則
站在營養(yǎng)專家角度,,并不建議盲目吃維生素補充劑,,健康的成年人應該通過均衡飲食改善營養(yǎng)素缺乏,按照膳食寶塔推薦的種類和數(shù)量去吃,。但是,,從飲食中攝取不夠的人就需要根據(jù)情況來補充。
國家藥監(jiān)總局的警示指出,,服用維生素首先要看你是否“適合”服用維生素,,“適合”服用哪種維生素。同時要把握適度的原則,。
像感冒了,,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C;經常喝酒的人,,就適當服用點維生素B6吧,,因為它可以作為防治脂肪肝的輔助成分;如果您喜歡運動,,維生素B1和維生素C就很適合您,,用以補充出汗過多引起的代謝消耗,。而小朋友們適當補充些日常飲食中較難獲取的維生素D,則對生長發(fā)育很有幫助等等,。
某種程度上看,,飲食營養(yǎng)不夠均衡,缺乏運動等,,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不過陳超剛提醒,服用維生素補充劑要在專業(yè)人士指導下進行,,維生素并非多多益善,,這種做法不但錯誤而且有一定風險。
并非所有維生素都可從尿液中排出
找對了自己“適合”的維生素,,下面就需要注意“適度”的問題了,。均衡的飲食通常含有充足的維生素,幾乎沒有證據(jù)表明補充額外的維生素有多大的裨益,。將維生素當營養(yǎng)品,、當食品濫用、長期吃,,不僅浪費金錢,,還打破了機體內維生素平衡,進而影響機體正常功能,,嚴重者甚至發(fā)生中毒,。
很多人存在一種誤區(qū),,認為維生素吃多了可以從尿液中排出,,哪有中毒一說。國家藥監(jiān)總局專家提醒,,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維生素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種,水溶性維生素多吃后可隨尿液排出,,毒性較小,,但是大量服用仍可損傷機體,比如維生素C,,大量服用可引起胃出血,,腎結石等等;而脂溶性維生素吃多了,,則更易在體內大量蓄積,,引起中毒,比如維生素A攝入過量,,容易導致煩躁,、頭痛,、嘔吐、皮膚瘙癢,、視物不清,、肝臟腫大。嬰幼兒服用維生素A,,一次劑量達到30萬國際單位,,即0.18克,就會導致急性中毒,,而長期服用5萬至10萬國際單位,,6個月左右也可發(fā)生慢性中毒,一定要謹慎啊,。此外,,維生素D過量服用,則會造成多臟器點狀鈣化和多尿,;維生素E吃多了會導致出血傾向,。看來,,維生素雖好,,也不能亂吃啊。建議您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按照醫(yī)囑進行定量補充,,也最好不要空腹服用哦。
■相關鏈接
維生素過量的危害
維生素A過量,。維生素A對人很重要,,但是脂溶性的維生素A在體內代謝速度很慢,過量攝入的維生素A會以視黃醇的形式儲存在肝臟中,,時間長了會引起慢性的肝損害,;如果一次性攝入的劑量太大,還會引發(fā)急性中毒,,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對孕婦來說,有證據(jù)表明,,在孕早期過量攝入維生素A,,會使胎兒致畸的風險顯著上升。當然這些中毒癥狀都是由直接攝入視黃醇(酯)形式的維生素A引起的,,攝入相同當量(即按視黃醇的12倍計算)的β胡蘿卜素則沒有觀察到中毒癥狀,。
維生素D過量。維生素D是防治佝僂病的要藥,,但應用過量所造成的后果比患佝僂病還危險,。維生素過量造成的主要毒副作用是血鈣過多,,早期征兆主要包括痢疾或者便秘,頭痛,,沒有食欲,,頭昏眼花,走路困難,,肌肉骨頭疼痛,,以及心律不齊等等。晚期癥狀包括發(fā)癢,,腎形礦脈功能下降,,骨質疏松癥,體重下降,,肌肉和軟組織石灰化等等,。
維生素C過量。維生素C是最常見的膳食補充劑,,目前流行的說法是“口服維生素C可以預防和治療感冒”,,但這些都是體外研究或者在人體缺乏維生素C的前提下得出的結論。對于絕大多數(shù)維生素C并不缺乏的健康人來說,,還沒有明確的科學依據(jù),。
作為人體必需營養(yǎng)素的維生素C確實有很多重要的生理作用,自然不能缺少,,但也不是多多益善,。長期大劑量的服用維生素C會影響血液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等。
不僅能引起高鐵紅細胞貧血,,引起草酸及尿酸結石的形成,,引起腸蠕動亢進、腹瀉,、腹痛,可使胃酸增加,,還常會使胃炎和胃腸十二指潰瘍病情加重等等,。而且,長期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后突然停藥,,可以造成反跳性壞血病,。
所以建議,在注意食物選擇和烹調方法的情況下,,正常飲食就可獲得維生素C,,不必額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