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患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升高,。有研究表明,部分原因可能在于,,抗精神病藥可升高糖尿病患病風險,。然而實際上,在使用抗精神病藥之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糖尿病風險就已經(jīng)有所升高,。
一項meta分析顯示,首發(fā)精神分裂癥(FEP)與2型糖尿病患病率之間無顯著相關性,,但不排除FEP可誘發(fā)糖代謝異常的可能,,而糖代謝異常是2型糖尿病的病因之一。
研究概況
為進一步探究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血糖穩(wěn)態(tài)情況(血糖穩(wěn)態(tài)指通過激素,、神經(jīng)-體液等調(diào)節(jié)途徑使機體內(nèi)的血糖含量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T Pillinger等進行了一項meta分析,并于日前發(fā)表于《美國醫(yī)學會雜志·精神病學分冊》(JAMA Psychiatry,,影響因子14.417),。
本項meta分析納入了16項對照研究(來源于MEDLINE, EMbase, PsycINFO),包括針對非情感性精神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研究,,研究的受試者為首發(fā)精神病患者(包括首次接受治療或病程已持續(xù)5年以內(nèi)的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藥的時間≤ 2周,。受試者中存在可能影響血糖穩(wěn)態(tài)或胰島功能的疾病者被排除。
最終納入分析的樣本為731名FEP患者和614名健康對照,。通過空腹血糖,、糖耐量試驗(OGTT)、空腹血胰島素,、穩(wěn)態(tài)模型評估胰島素抵抗(HOMA-IR)的測定評估血糖穩(wěn)態(tài)情況,。
分析結果如下:
FEP與對照組患者空腹血糖及OGTT試驗后血糖的比較(Pillinger,et al. 2017)
FEP與對照組患者空腹胰島素及HOMA-IR的比較(Pillinger, et al. 2017)
結果顯示,F(xiàn)EP患者的空腹血糖(Hedges g = 0.20; 95% CI, 0.02-0.38; P = 0.03),、OGTT試驗后血糖(Hedges g=0.61; 96% CI, 0.16-1.05; P = 0.007),、空腹血胰島素(Hedges g = 0.41; 95% CI, 0.09-0.72; P = 0.01)、HOMA-IR(Hedges g =0.35; 95% CI, 0.14-0.55; P = 0.001)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僅糖化血紅蛋白(P = 0.55)在兩組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
對首次用藥患者的二級分析與上述結果基本一致,,當將種族、BMI,、飲食,、運動等因素考慮在內(nèi),其結果同樣不變,。
該meta分析表明:當FEP發(fā)病的嚴重程度為輕-中度時,,血糖穩(wěn)態(tài)會受到影響;該項meta分析驗證并擴展了既往的研究結果,表明慢性精神分裂癥可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值得注意的是,,BMI、飲食,、運動等因素不會影響這種相關性,。
討論
除了糖代謝異常,有其他研究顯示,,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還存在其他代謝異常,,包括炎癥反應、氧化應激(體內(nèi)氧化與抗氧化作用失衡)等,。
綜上,,排除抗精神病藥的因素,精神分裂癥與代謝功能紊亂相關,。臨床中需意識到,,早期精神病患者是2型糖尿病的易感人群,相關的監(jiān)測和干預手段是必要的,。
關于精神分裂癥與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領域的研究尚不完善,未來還需要關于生活方式對血糖調(diào)節(jié)功能的影響的前瞻性研究,,以及關于藥物和生活方式對FEP,、糖代謝異?;颊吒深A的縱向研究等。
文獻索引:
1.Brian Miller. Impaired Glucose Homeostasis in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Psychiatric Times. March 02, 2017.
2.Pillinger T, Beck K, Gobjila C, et al. Impaired glucose homeostasis in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Psychiatry. 2017 Jan 11.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16.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