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很多人認(rèn)為吃藥是件很簡單的事兒,,配著白開水把藥吞服就好了啊。但實際上,,吃藥也是很有講究的,。藥物的口服劑型如片劑、顆粒劑,、膠囊等由于攜帶和服用方便,、患者依從性好等特點已成為臨床應(yīng)用尤為重要的劑型。但是不同的口服劑型有不同的服藥方式和服藥時間,,正確的服法和時機才能使藥物發(fā)揮最大的療效,,那么該如何正確服用藥物呢?這回,我們來說說“吃藥”的那些事兒,。
一般而言,,藥物最好用溫水送服,不建議用牛奶,、果汁,、茶水等送服藥物,以免降低藥效甚至出現(xiàn)毒副作用,。有些藥物對溫度非常敏感,,服藥水溫過高,容易影響藥物的效果,。一般來說,,50-60℃的水,,就可以定義為某些藥物的“熱水”了,如維生素類藥物,、含活性菌類的藥物,、膠囊藥物等服藥的水溫不宜過高。
口服藥物服藥主要方式
嚼服
是指把藥片口嚼碎后用水吞下,。對胃粘膜有保護(hù)作用的藥物和促進(jìn)消化的藥物應(yīng)口嚼服,,如鋁碳酸鎂片、對乙酰氨基酚咀嚼片等,。
吞服
是指用水將藥送入胃中,。因為水有保護(hù)和潤滑食道的作用,又能加速藥物在胃里的溶解,,促進(jìn)吸收,,同時可以加速藥物的排瀉,減少毒副作用,因此大多數(shù)藥物常采此種方法服用,,如服用磺胺類藥和對食道粘膜有較強刺激和腐蝕作用的藥應(yīng)注意多飲水,一般要喝200ml~300ml的水并保持站立或坐姿,,服藥后不宜立即仰臥,,如硫酸亞鐵片、復(fù)方新諾明等,,吞服緩釋片(膠囊)及腸溶片(膠囊)也應(yīng)注意多飲水但不要嚼碎,,從而保持其完整性,以免藥物接觸胃酸而降低療效或刺激胃粘膜,,如氨茶堿緩釋片,,阿司匹林腸溶片等。
沖服
指用適量的水將藥沖化后喝下藥液,,一般的顆粒劑,、沖劑均用此法服用,如板藍(lán)根沖劑,。有些沖劑沖服時應(yīng)注意用水量及用水溫度,,如蒙脫石散劑(思密達(dá))每小包應(yīng)用水量為50ml溫開水溶解搖勻后服用,目的就是保證藥物有足夠溶度,,與胃粘膜有良好的接觸,,從而取得最佳療效。
另外,,泡騰片不能直接吞服,,應(yīng)先取半杯涼開水或溫開水(100~150毫升),將一次用量的藥片投入其中,,待氣泡完全消失后,,即藥物全部溶化,,搖勻后服下,如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牡蠣碳酸鈣泡騰片等,。
含服
是指把藥片或藥液含在舌下或口腔發(fā)揮治療作用。潤喉片類的藥品可放在口腔內(nèi)任何部位,,不要咬碎,,任其自然溶化,分泌的唾液不應(yīng)吐出,,可慢慢咽下,,如西瓜霜含片等。僅供含漱的藥片,,則用適量溫開水溶化,,將藥液在口內(nèi)含數(shù)分鐘后吐出,如硼砂漱口片等,。
口服藥物的服藥時間
清晨服用
這個時候服用的藥物多是由于清晨時疾病癥狀比較明顯,,需要此時控制達(dá)到最佳的療效,如早上醒來血壓開始上升,,可選擇苯磺酸氨氯地平,、依那普利等一日一次的長效降壓藥。此外還有抗抑郁藥黛力新,、瀉下藥,、利尿藥等。
飯前服用
由于藥物需經(jīng)胃腸道的消化吸收進(jìn)入人體,,為避免腸胃受到更多刺激,、或為加快藥物的吸收,故有些藥物須飯前服用為最好,。(如止瀉藥思密達(dá),、胃藥、補益類藥物等)
飯時服用
某些藥物因其可遭到胃酸破壞而降低療效,,或于餐時服用更利于吸收,,故采用飯時服用的方式。(如抗真菌藥,、非甾體抗炎藥,、助消化藥等)
飯后服用
有些藥物因其刺激性較強,而餐后服用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刺激(如阿司匹林,、多西環(huán)素等);或餐后服用可利于要好的吸收(如維生素類,、氫氯噻嗪片等),而采用飯后服用的方式,。
睡前服用
某些藥物因服用后可產(chǎn)生嗜睡(如抗過敏藥,、催眠藥,、某些類型感冒藥等);或服用后藥效作用緩慢的(如降血脂物、止咳平喘類藥物等),,而通常選擇睡前服用,。
其他注意事項
1、不要躺著服藥和不要吃完藥馬上睡覺,,會使藥物粘附于食管壁上,,不易進(jìn)入胃中;有些藥物腐蝕性較強,在食道溶解后腐蝕食道黏膜,,導(dǎo)致食道潰瘍,。
2、藥物的膠囊不能打開服用,,如果把藥粉倒出來服用,,不但影響藥物療效,而且還可能產(chǎn)生副反應(yīng),。
3,、有些藥物服用期間宜禁酒,如阿司匹林,,降壓藥等,。
4、有些藥物服用期間宜忌口,,如服用抗過敏藥,,少吃奶酪,、肉制品等,。
總之,若在服藥期間,,我們應(yīng)該對自己負(fù)責(zé),,應(yīng)該把自己所有在吃的藥品詳細(xì)羅列并咨詢醫(yī)生或藥師。多一份關(guān)愛,,多一份細(xì)心,,可以減少很多不良反應(yīng),合理安全正確的使用藥物,,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