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會在家中存放一些常用藥物,,比如應急用藥、處方藥以及慢性病常用藥等,,以備不時之需,。但是,,如果這些藥保存不當,就會影響藥品的質量,,進而可能危害人體健康,。那么,藥品究竟應該如何保存?藥品保存,、使用時又有哪些常見誤區(qū)?
誤區(qū)一:藥品在有效期內都有效
一般情況下,,藥品重新分裝后的有效期為自重新包裝之日起不超過6個月,或(藥品有效期-已啟用時間)×25%,,以這兩者中期限較短者為準,。口服散裝片劑或瓶裝片劑分裝后,,也依如此計算的分裝有效期保存,,發(fā)現(xiàn)藥品有異狀如變色、非外力破碎等應丟棄,。
誤區(qū)二:冰箱是藥品“保質箱”
部分藥品要求冷藏保存,,但不是什么藥都能塞進冰箱,詳情應參看藥品說明書,。如果藥品說明上注明需要干燥保存的藥品,,那么就不要放進冰箱,放在家中避光,、陰涼處即可;如果實在拿不準,,可以咨詢開藥的醫(yī)生或醫(yī)院用藥咨詢處的藥師,千萬不要自作主張,。
誤區(qū)三:便攜藥盒代替外包裝
現(xiàn)在市面上出現(xiàn)了一種方便人們在短時出門時服藥的小藥盒,,但專家表示,有原包裝的藥品最好放在原包裝里,。目前多數(shù)藥片都采用鋁箔獨立包裝,,可將藥片連同包裝一起剪下后再放入小藥盒,同時標明藥品的有效期,。
誤區(qū)四:外服藥與內服藥放在一起
不少家庭把外用藥和內服藥放一起,成人藥和兒童藥放一起,,這是不科學的,。藥物長期存放時,受溫度,、濕度等因素影響,,會產(chǎn)生復雜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變化,,外用藥和內服藥放在一起,,即使有外包裝也會相互產(chǎn)生影響,。同時,有的成人藥和兒童藥可能名稱相同,、外觀相似,,如果家長誤將成人藥物給兒童服用,可能產(chǎn)生很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