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是第四代喹諾酮類藥物的典型代表,,其具有抗菌性強,、抗菌譜廣的特性。對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銅綠假單胞菌除外),、非典型致病菌和厭氧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此外,,其對肺炎衣原體,、肺炎支原體和軍團菌也有很強的抗菌活性,主要用于治療呼吸系統(tǒng)感染,、泌尿生殖系統(tǒng)感染,、腹腔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等疾病。
口服后吸收迅速,,餐后或空腹服用對其吸收無明顯影響,,絕對生物利用度高達90%[2],臨床應用十分廣泛,。但是,,自莫西沙星于1999年在歐盟和美國上市,2002年在我國正式上市并廣泛應用以來,。
隨著臨床應用的不斷擴大,,不良反應的報道也逐漸增多,雖然絕大多數為輕中度不良反應,,但亦有莫西沙星所致嚴重不良反應,,值得關注。
莫西沙星嚴重的不良反應有:
一,、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瘙癢,、皮疹、蕁麻疹,、靜脈炎,,嚴重的會發(fā)生過敏性休克,處理不當會導致死亡,。
二,、神經系統(tǒng)毒性:輕者有失眠、頭暈,、眩暈,、視覺異常(長期大量服用會導致白內障、視力喪失,、色覺障礙),嚴重者精神異常,、抽搐,、驚厥。有癲癇病史者,,過量服用會誘發(fā)癲癇發(fā)作,,甚至會導致死亡[3]。
三,、肝功能異常:莫西沙星經過肝臟代謝,,會使肝功能受損[4],嚴重者會導致肝功能衰竭而死亡,。2008年德國藥品管理當局對莫西沙星片進行了安全性評估,,懷疑7例肝損害導致患者死亡與莫西沙星有關,。莫西沙星禁用于肝功能受損和轉氨酶比正常上限值高5倍以上的患者。
四,、骨骼肌肉影響:表現為上下肢的疼痛,、燒灼感、麻木,、無力或者任何深淺感覺的改變,,嚴重者會引起肌腱炎和肌腱斷裂,對于老年人,,腎,、心臟移植者或者應用激素治療的人來說,更容易發(fā)生肌腱斷裂,。
五,、血糖異常:糖尿病患者會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而正常人會發(fā)生高血糖,。合用降糖藥,,老年人、糖代謝紊亂者或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人,,發(fā)生危險的風險較高,。
六、心臟毒性:表現為血壓升高或降低,,心律失常[5],,心力衰竭[6],心動過緩,,尖端扭轉型室速心動過速[7],,心肌梗死,甚至猝死[8],。
大家往往為了追求療效,,而使用效果更好、更高級的藥物,,卻忽略了其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尤其是一些嚴重的不良反應,因而發(fā)生嚴重的后果,。
因此,,在選用莫西沙星是,須注意:
1)須注意詢問患者用藥過敏史,,對于過敏體質或者曾有藥物過敏史的患者應避免使用,。
2)肝功能受損和轉氨酶比正常值上限高于5倍的患者禁用。
3)喹諾酮類抗生素18歲以下禁用,。
4)聯合用藥時需要考慮到藥物相互作用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如莫西沙星與延長QT間期的藥物,、糖皮質激素類和茶堿類藥物合用時,可能會加重不良反應癥狀,。
5)靜脈給藥時需要注意避免輸液過快,。增加藥物濃度或加快給藥速度可能增加QT間期延長的幅度。靜脈滴注推薦劑量為一次0.4g,,一日1次,,滴注時間為90分鐘。
6)注重用藥監(jiān)護,,定期監(jiān)測肝臟功能,,如出現不良反應須及時停藥并對癥治療。
老年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使用莫西沙星時更應高度關注,,密切觀察用藥過程中患者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