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譚 嘉)2016中國腫瘤學焦點論壇近日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腫瘤醫(yī)院院長于金明表示,,目前,腫瘤免疫治療仍在挑戰(zhàn)中艱難前行,,其中放射免疫步子邁得大,,其遠隔效應尤其值得關注,。
于金明介紹,放療配合PD-1等免疫藥物使用后出現遠隔效應,,這是放射治療和免疫治療的完美結合,。遠隔效應即放射治療中只照射了一個病灶,但最后發(fā)現不僅照射的病灶得到控制,,而且沒有照射的病灶也得到控制,,相關3項研究報告已相繼登上《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等期刊。放療產生內源性主動免疫疫苗作用,,刺激人體免疫系統,,加入外源性免疫佐劑可獲得“助燃放大作用”。其作用機理是當腫瘤細胞被放射線打傷以后,,短時間內釋放大量抗原,,這些抗原被抗原遞呈細胞捕獲后呈遞給T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產生淋巴因子,,作用于原發(fā)灶和轉移灶的腫瘤細胞。免疫藥物的加入放大了這種效應,。
于金明同時指出,,放射遠隔效應還面臨很多挑戰(zhàn),如治療有效率低,,僅有30%~40%,;預測和篩選遠隔效應有效的病人還需要更多研究;毒副作用問題也需要重點關注,;缺乏科學的隨機研究,,對放射時機、最佳劑量,、分割,、部位以及藥物劑量與療程等都還需要更多臨床證據。本次論壇由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等機構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