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綠色建筑大潮來臨時,江蘇提高建筑的設計和建設標準,,讓新建筑的房屋門窗都能抵御霧霾,,這當然是積極的擔當。表面上看,,這樣的辦法會起到一些作用,,因為玻璃密度大了,玻璃更厚實了,,封閉得更嚴實了,,外面的霧霾就沒那么容易進到屋子里,室內(nèi)的空氣因霧霾而帶來的危害就相應減少了,。
可是,,這樣的辦法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減少危害呢?
其一,,室內(nèi)空氣的危害如何降低,?執(zhí)行新的“綠色設計”之后,霧霾是難以進入室內(nèi)了,,但是其代價是不能打開門窗通風,。霧霾有危害,,室內(nèi)的空氣不流通的話,是不是也有危害,?早在上幼兒園或小學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許多有助于健康的生活知識,比如要勤洗手,、多通風,。為了不讓霧霾進入室內(nèi),就關閉門窗,,試問,,封閉了一晚上后產(chǎn)生的有害氣體如何釋放出去?
其二,,如果霧霾是連續(xù)性的,,又咋辦?假如霧霾產(chǎn)生的程度并不太嚴重,,只是集中于清晨的一個多小時,,良好的門窗封閉狀態(tài)當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老百姓關閉門窗也是值得的,。畢竟,,比起霧霾的危害,室內(nèi)空氣短時間不流通的危害是小些的,??蓡栴}在于,如果霧霾很嚴重且持續(xù)時間較長,,甚至是整日的或者好幾天揮之不去,難道我們就一直關閉門窗嗎,?
其三,,疾病傳播期間也能不開窗嗎?每年的春季和冬季都是流行性疾病的多發(fā)期,,而這兩個季節(jié)恰恰也是霧霾最嚴重的時段,,尤其是冬季。專家們經(jīng)常在電視上,、報紙上提醒我們,,預防傳播性疾病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就是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通,,尤其要在冬季和春季做好防御工作,。那么,我們是聽專家的話開窗防病,,還是聽江蘇建筑部門的話關閉門窗以抵御霧霾呢,?
再說了,,人總是要走到室外的,人總是要接觸社會的,,難道為了不被霧霾侵襲就一直窩在如鴿籠一樣的,、空氣被隔離的蝸居里?當然,,“門窗抵御霧霾”法規(guī)是一個善政,,但是這個善政里蘊含著太多的無奈。霧霾口罩,、霧霾神器,、霧霾凈化、霧霾大全,,面對這些法寶,,我們心中是強烈的對沖破“十面霾伏”的期待。
治標不治本的“綠色建筑”設計換不來天藍藍,、水清清,。“門窗玻璃”大戰(zhàn)“十面霾伏”,,最后碎的就可能不是一塊玻璃了,,有可能是一地民意。還有,,提高門窗檔次之后的費用由誰埋單,?是污染企業(yè),還是百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