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暨南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主任 梁蔚波
文/羊城晚報記者 胡菁
長久以來,,男性陽具勃起好不好,,是男性自我判斷“夠不夠爺們”的主要標志,是提升其自信的“助燃劑”,。
然而,,在遭遇勃起功能障礙(ED)困擾時,超過七成的患者卻選擇消極應對的態(tài)度,,有些人認為ED是年齡問題導致的正常變化,,有些則明知有健康問題卻刻意回避,而“面子”和“自尊”也導致他們不積極尋求治療,。據家庭醫(yī)生在線進行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礙調查”發(fā)現(xiàn),,在懷疑自身患ED的情況下,74.67%的男人表示不會及早就醫(yī)診斷治療,,38.67%選擇不作處理等待ED自愈,。醫(yī)生提醒,勃起不好有多種原因,,有心理原因,,也可能是軀體疾病引起的,因而出現(xiàn)ED應積極就醫(yī),。
偶爾“不行”不是問題
醫(yī)學上對ED的定義包括三個層次:第一,,能否獲得足夠的勃起硬度,;第二,能否維持這種勃起,,直到性愛完成,;第三,能否獲得滿意的性生活,。暨南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主任梁蔚波表示,,目前我國ED診斷標準為:持續(xù)3個月不能充分勃起、不能完成性生活,。他提醒男性朋友,,日常很多事情都可能會導致偶爾不能完成性生活,如夫妻吵架,、工作太累,、身體不適等等,但這只是臨時問題,,并不是ED,,不要因為偶爾一兩次不行就認為自己患有ED,加重心理負擔,,最終使ED由“假”變“真”,。
ED后面可能隱藏心血管疾病
調查顯示,近半男士誤認為“勃起性功能障礙是心理作用的結果”,。梁蔚波表示,,ED并非都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事實上,,勃起功能障礙按發(fā)病原因可分為:心因性,、器質性和混合性ED。心理因素只是引發(fā)ED的發(fā)病因素之一,,ED還與器質性因素,、服用藥物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關。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和高膽固醇血癥等器質性疾病,外傷或前列腺手術導致的局部損傷,,治療高血壓和抑郁的藥物,,以及抑郁、吸煙,、酗酒,、壓力過大、精神緊張等生活因素,,都是導致ED的病因,。
以往,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勃起不好有可能是軀體疾病引起的,,但近年不斷有研究證實,ED和慢性病關系密切,,彼此之間有共同的發(fā)病機制,。就拿冠心病來說,ED和它擁有諸多相同的危險因素,,如年齡,、脂代謝紊亂、吸煙,、久坐不動,、肥胖等。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導致血管舒張下降,,是導致血管性ED的主要原因。而心血管病也是源于內皮功能下降,,引起功能和結構的變化,,最后誘發(fā)各種心血管疾病。因此,,當中老年男性出現(xiàn)ED時,,也應警惕各種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可能接踵而來,。
為此,,梁蔚波提醒男士們,發(fā)現(xiàn)ED要及早就醫(yī)治療,,以免延誤治療使病情加重,。及早治療還有助盡早發(fā)現(xiàn)ED背后隱藏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及早治療,避免引發(fā)更大的健康問題,。心因性ED也應積極尋求性醫(yī)學專業(yè)醫(yī)生或心理醫(yī)生的治療,,以盡早調整心態(tài),恢復健康,。
梁蔚波介紹,,國際公認的勃起功能障礙治療可分為一、二,、三線治療,。一線治療,,包括心理治療、行為療法,、口服藥物,、真空負壓吸引等;二線治療,,包括尿道給藥,、海綿體注射;三線治療是陰莖血管手術,、陰莖支撐體植入手術等,。ED患者若接受一、二線保守治療無效,,可考慮接受手術治療,,解決ED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