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寶醫(yī)療網(wǎng)
編譯 伍君儀
在心理學中,,說謊的蛛絲馬跡備受人們關注。尤其在過去十年,,全世界流行反恐,,美國的國家安全機關進行了大量研究,并培養(yǎng)國家工作人員如何識別謊言,。
識破說謊者有多難,?長期研究說謊的專家認為:非常難!如果沒有經(jīng)過訓練,,普通人識破騙子的可能性相當于隨機抓瞎,。
在識破謊言的領域,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教授R·愛德華·蓋瑟爾曼是個大行家,,其研究成果為數(shù)千名探員,、警官、情報官員和軍事人員提供了培訓的依據(jù),。
他的研究能讓我們當場把說謊者抓個現(xiàn)行,。他和3名學生近日發(fā)表了一篇論文,總結了60個反欺騙研究,,發(fā)現(xiàn)最可靠的說謊表現(xiàn),。
●被問話時,,說謊者盡可能少說話。
●盡管他們話很少,,他們常常會在別人沒有要求的情況下,,很自然地為自己說的話加上證明。
●在回答問題之前,,他們會復述對方的問題,。
●他們會小心翼翼地審視別人對自己說話的反應,以檢查自己的故事是否讓人信服,。
●開始說話的時候語速緩慢——他們正在編故事呢——然后逐漸加快語速,。
●他們常會說不完整的句子。
●他們經(jīng)常會對自己做一些小動作,,特別是玩弄自己的頭發(fā)等“打扮行為”——對自己做的小動作與欺騙高度相關,,而對別人做的小動作則與真話有關。
●對他們施加盤問壓力后,,說謊者一般不會透露更多細節(jié),;說真話的人則會否認自己在說謊,,并且說出越來越多的事情細節(jié)來支持自己的解釋,。
●被問到難以回答的問題時,說真話的人通常會轉(zhuǎn)移目光看別的地方,,因為他們在集中精神思考,;說謊者則很少這樣看,即使轉(zhuǎn)移目光也會很短暫,。
加重說謊者的“認知負荷”
蓋瑟爾曼還注意到,,說謊者還會試圖掩飾上述典型反應,反而露出狐貍尾巴,,因為說謊者虛構故事,,并且要說得令人信服,本來就讓他們的大腦產(chǎn)生了很高的“認知負荷”,。蓋瑟爾曼建議用如下的方法進一步增加說謊者的“認知負荷”,,直到他們受不了而露餡:
●問話從一般性問題開始,然后問需要盡可能多提供細節(jié)的開放性問題,。
●當他們試圖回答問題時,,不要打擾,讓他們自圓其說,。
●讓他們把事情倒過來再說一遍,,例如:“好,現(xiàn)在我們整理一下你說的事情,,但這一次你要從事情的結尾往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