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寶醫(yī)療網(wǎng)
對于很多孩子來說,,剛剛過去的“六一”兒童節(jié)或許并沒有給他們留下快樂的記憶,,因為他們還得像往常一樣上課、去補習班,、寫作業(yè),。近日,中國兒童中心發(fā)布了《中國城市兒童戶外藍皮書》,,通過對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合肥5個城市的5441位小學生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4個孩子中就有1個每天戶外活動不足1小時,,上海小學生周一至周五每天戶外活動時間僅為0.74小時,,被評為“最宅兒童”。
南京一小學生譜寫的歌曲《媽媽,,我壓力好大》唱出了孩子們的心聲:“外面的鳥兒早已飛回家,,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我都在家,;我真討厭黑板上5678,,什么時候我能給自己放一個假……”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對孩子的吸引力是與生俱來的,這一點從調(diào)查中就能得到驗證:近九成的孩子表示喜歡戶外活動,,95.8%的兒童認為戶外活動會讓自己變快樂,。即便有79%的小學生家長支持孩子戶外活動,但隨著孩子年齡增加,,家長的支持度和孩子的參與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孩子6歲時91.1%的人喜歡戶外活動,12歲時這一比例下降了近10%,,同時家長對孩子參加戶外活動的帶動作用從小學一年級時的50.4%下降到六年級的27.7%,。
就原因來講,半數(shù)孩子認為自己不參加戶外活動的首要原因是作業(yè)太多,、參加培訓班,,這一比例隨著年級的升高明顯增加。雖然教育部要求學校在三年級前不給孩子留手寫作業(yè),,但一年級小學生平均每天還是要花1.7小時在作業(yè)上,。其次是家長不支持,小學三年級是家長對孩子戶外活動態(tài)度的轉(zhuǎn)折點,,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平均支持率下降超過15%,。
調(diào)查還發(fā)現(xiàn),有27.7%的兒童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足1小時,。對比之下,,卻有12.45%的兒童每天看電視、玩游戲的時間超過2小時,,到寒暑假這一比例激增到61.4%,。上海市兒童戶外活動時間最短,僅為0.74小時,,遠低于5個城市的平均水平。即使孩子走出家門,活動內(nèi)容也很單調(diào),,遛彎散步取代了曾經(jīng)的跳皮筋,、丟沙包等,。
對于這一調(diào)查數(shù)據(jù),,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云曉指出:“這些年來,孩子參加春游,、夏令營之類的活動越來越少,。這是因為大城市學習壓力越大,家長對孩子的管教越細致,。家長還特別擔心發(fā)生安全問題,,盡可能減少孩子的戶外活動。”戶外活動可以提高孩子的運動,、社交能力和身體健康水平,,能讓孩子們真正快樂起來。孫云曉的女兒在一篇文章中曾寫道:“最感謝父母的是在我18歲之前,,帶我走過了中國13個省,。”孫云曉說,現(xiàn)在女兒最引以為豪的興趣之一就是旅行,。
專家建議,,要想讓孩子感覺到快樂,最好分年齡段每天陪孩子多玩1小時,。0—1歲孩子的戶外活動多以各種感覺器官的刺激為主,,如聽大自然聲音、觸摸各類物體,、觀察不同的形狀和顏色等,。1—3歲的孩子可以嘗試走、跑,、跳躍,、上下臺階、扔球,、撿樹葉,、玩沙子等游戲。3—6歲的孩子情商開始迅速發(fā)展,,可以多讓他們跟小伙伴一起玩跳繩,、丟手絹等;6—9歲孩子的戶外活動以注重培養(yǎng)遵守規(guī)則和團隊合作為主,,如隊列練習,、各種球類游戲等,。9—12歲的孩子即將步入青春期,適宜他們的戶外活動需要注重增長見識和學習技能方面,,如游泳,、劃船、攝影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