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寶醫(yī)療網
環(huán)境激素:潛伏在我們身邊的暗器
鄰苯二甲酸酯,占全球塑料增塑劑消費量的86%,。這只是龐大環(huán)境激素家族中的一種。
目前環(huán)境中存在有多少種內分泌干擾物,,至今尚無確切統計結果,,但被世界各國列為"內分泌干擾物"的化學物質有六十多種。
由于缺乏統計數據,,關于我國雌激素以及解熱鎮(zhèn)痛藥的使用量尚不明確,,但是以畜禽養(yǎng)殖業(yè)抗生素為例,據初步調查統統計,,我國每年畜禽養(yǎng)殖僅抗生素使用量就達到5萬至10萬噸,,每年有數萬噸的抗生素隨人畜糞便進入了土壤和水體。
它們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侵蝕我們健康的機體,,擾亂正常的生命活動,,乃至在剝奪我們傳宗接代的生殖能力。
在這些化學合成物質里,,潛伏著各種各樣具有類激素功效的成分,,潛伏著那些悄然"偷竊"我們未來的"盜賊"
法治周末記者 戴蕾蕾 陳磊
鄰苯二甲酸酯又惹禍了。
日前,中國臺灣出現在食品添加物起云劑中加入有害健康的塑化劑“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事件,。
截至5月29日中午的調查數字顯示,,受這一事件牽連的廠商已經接近200家,全臺灣可能受污染產品已近500項,,就連水果糖漿,、兒童鈣片、乳酸菌咀嚼片等都卷入了其中,。
據有關媒體報道,鬧出塑化劑風暴的昱伸香料負責人賴俊杰于5月28日坦承,,他在起云劑中添入塑化劑已將近30年,,而早期所用的DOP[s1](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還比DEHP更毒,一直到5年前,,才改用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
這一說法,為臺灣近些年出現的奇怪現象找到了原因,。這些現象包括女生早熟(初經已提前到小學三年級),、生育率過低、不孕癥增加等,。
由于多家廠商連日來每天都會有更多的食品被檢驗出含有塑化劑,,所以尚無法斷定其影響范圍究竟有多廣。
同時,,隨著食品的全球流動,,這起食品安全事件帶來的影響也不限于臺灣地區(qū),這些含有塑化劑的食品或者食品原料目前已經至少被銷售到大陸地區(qū),。
臺灣有關部門目前已經將這一事件通報世界衛(wèi)生組織,,臺灣的衛(wèi)生專家認為這是人類史上最大的塑化劑污染事件。
鄰苯二甲酸酯無處不在 影響嬰兒生殖器發(fā)育
作為一種有機類化合物的總稱,,鄰苯二甲酸酯(酞酸酯類)是一類廣泛利用的塑料增塑劑,,占全球塑料增塑劑消費量的86%,用于增大塑料的可塑性以及提高塑料的強度,,在塑料中含量可以達到50%,。
在兒童塑料玩具、醫(yī)療器械,、化妝品,、人造革和食品包裝材料中,都有鄰苯二甲酸酯的影子,。
2011年5月18日,,香港一家環(huán)保組織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稱,該組織從京、滬,、穗,、港四地多家大型母嬰超市購買了聚氯乙烯(PVC)材質的玩具樣品30份,包括幼兒玩具,、幼兒戲水用具,、幼兒泳圈等,并送至香港獨立第三方實驗室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30份樣品中有21份含有鄰苯二甲酸酯。
由此引發(fā)人們對我國兒童用品安全的擔憂,。
這并非鄰苯二甲酸酯第一次引發(fā)人們的心理危機,。
2010年10月,一則有關"香水有毒"的報道引起了軒然大波,。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關于化妝品中檢出鄰苯二甲酸酯情況報告》中提及,,在針對各類化妝品鄰苯二甲酸酯的檢測過程中,共有12種香水樣品被檢出含有該成分,,檢出率達92.3%,,而護膚類與洗滌護發(fā)類化妝品的檢出率則分別為47.1%和30%。
北京師范大學環(huán)境學院副教授史江紅介紹說,,隨著塑料工業(yè)的發(fā)展和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使得酞酸酯類物質普遍存在于大氣、水體,、土壤環(huán)境中,,并進入人體和生物中。
《法治周末》記者獲得的一份研究報告里顯示,,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在中國大氣,、水源、土壤及食品中都有檢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環(huán)境內分泌干擾物引致兒童性發(fā)育異常的機理及其中藥治療研究"中,,喬麗麗和蔡德培等人的研究證實,環(huán)境內分泌干擾物的污染水平與生殖器官,、骨骼病變程度呈顯著正相關,,是性早熟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他們檢測了l10位性早熟女童與100位正常兒童的血清,。在性早熟女童中,,有27.3%和22.7%分別檢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鄰苯二甲酸乙基己酯,而正常兒童中上述物質的比例分別為4%和3%,。
2006年,,一項北歐的研究證實男嬰的生殖激素水平下降與其尿液中鄰苯二甲酸酯的水平有關,,激素水平下降說明睪丸機能障礙。
生殖系統癌病患者顯著增加 與環(huán)境激素污染有相當關系
除了作為增塑劑,,鄰苯二甲酸酯還有另外一張面孔---是一種具有類雌激素作用的環(huán)境激素,。
環(huán)境激素,又稱作環(huán)境荷爾蒙,,指環(huán)境中存在的能干擾人類或動物內分泌系統諸環(huán)節(jié)并導致異常效應的物質,,既有脂溶性的又有水溶性的。由于目前所發(fā)現的干擾動物及人體內分泌系統的有機化合物絕大多數都具有雌激素特征,,因此通常又稱作"內分泌干擾化合物",。
長期研究環(huán)境激素問題的史江紅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有8種酞酸酯類物質被認為是內分泌干擾物,,其中就包括此次臺灣"塑化劑風暴"中的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
內分泌干擾物涉及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和天然存在的激素類物質。鄰苯二甲酸酯只是其中的一類,。
史江紅告訴記者,目前環(huán)境中存在多少種內分泌干擾物,,至今尚無確切統計結果,,不同機構篩選公布的內分泌干擾物的數量和種類略有不同。
"人工合成的內分泌干擾物多作為除草劑,、殺蟲劑,、塑料增塑劑、工業(yè)化學品,、激素類藥品等用于生產生活中,,有些是非意圖副產物。隨著科學探究,,內分泌干擾物家族中會逐漸增加新成員,。"史江紅說。
目前,,被世界各國列為"內分泌干擾物"的化學物質有六十多種,。
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1997年列出67種(類)環(huán)境激素物質基本上都是有機化合物。其中包括近40種農藥,、12種持續(xù)性有機污染物以及二惡英等,。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將鉛、鎘,、汞3種重金屬列為環(huán)境激素疑似物質,。
一位藥用化學研究人員告訴《法治周末》記者,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很強的脂溶性,;能通過食物鏈放大富集,,特別在食物鏈高端級的動物和人類的體脂中,,能放大幾十倍甚至上萬倍;毒性很大,,難降解,,能在環(huán)境中長期存留。
以有機氯農藥為例,,該類農藥20年前在中國已停止使用,,但在土壤中不容易分解掉,極容易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史江紅告訴《法治周末》記者,,人類和動物通過呼吸空氣、攝取食物,、皮膚接觸等過程,,吸收內分泌干擾物進入體內,即使是極低的濃度,,亦可能導致內分泌干擾現象,,主要表現在魚類、貝類,、鳥類,、哺乳動物等方面,有雌性化,、雄性化,、個體數減少、雌雄同體,、孵化率低和精巢異常等生殖異?,F象。
《法治周末》記者獲得的報告中提及,,有資料顯示中國近年來乳腺癌等生殖系統癌病患者顯著增加,,乳腺癌發(fā)病率較高的地區(qū)依次為上海、北京,、天津等工業(yè)化程度較高的城市,。這些現象的發(fā)生和變化趨勢與環(huán)境激素污染有相當的關系。
每年數萬噸抗生素進入土壤和水體 對城鎮(zhèn)供水及生態(tài)系統存在潛在威脅
“在雌激素排放背后,,自然界隱藏著生物生殖異?,F象的潛在危害。”史江紅表示,。
史江紅介紹說,,雌激素等內分泌干擾物,以及醫(yī)藥品等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排放范圍廣泛,,雖然在環(huán)境中通常濃度較低,,但其對水源水質,進而對城鎮(zhèn)供水,、公共衛(wèi)生以及生態(tài)系統質量形成的潛在威脅不容忽視,。
近日,在我國珠江流域的部分河段檢出了氧氟沙星,、諾氟沙星及環(huán)丙沙星等,,濃度范圍高達0.197~g.L-1m0.510。在廣州和香港4家污水處理廠的進出水中同時檢出了氧氟沙星,、諾氟沙星,、紅霉素、羅紅霉素等5種抗生素,,含量范圍分別介于16~1987ng.L-1和16~2054ng.L-1之間,,檢出率和含量水平均高于美國及歐洲等國家,上述調查也表明現有的污水處理工藝不能有效去除這些污染物,。
由于缺乏統計數據,,關于我國雌激素以及解熱鎮(zhèn)痛藥的使用量尚不明確,但是以畜禽養(yǎng)殖業(yè)抗生素為例,,據初步調查統計,,我國每年畜禽養(yǎng)殖僅抗生素使用量就達到5萬至10萬噸,且大中型養(yǎng)殖場普遍存在超量使用藥物的現象,,這些藥物在體內的吸收率較低,,30%至90%會隨畜禽糞尿排出體外,,即每年有數萬噸的抗生素隨人畜糞便進入了土壤和水體,。
“因此,城鎮(zhèn)供水水源乃至于末端用戶飲用水中含有殘留污染物質的風險不能忽視,。”史江紅說,。
近期的一項研究表明,長時間飲用含低劑量藥物的飲用水,,會對人體胚胎的腎臟細胞,、血液細胞和乳腺癌細胞有影響。在長期低劑量藥物的刺激下,,乳腺癌細胞增長加速,;而人體胚胎的腎臟細胞則生長緩慢。
另外,,雌激素,、抗生素以及解熱鎮(zhèn)痛藥等物質對生態(tài)系統的危害也不容忽視。例如內分泌干擾物質能夠嚴重影響魚類的胚胎發(fā)育和性別分化,,乃至于魚卵全部孵化為雌魚(雌性化)從而實際上造成魚群的滅絕,。
史江紅強調,,目前,我國僅對雌激素,、一些抗生素在某些污水處理廠,、少數河流中的含量等開展了有限的工作,但是關于河流,、湖泊尤其是水源水中的存在的現狀,、分布特征以及對水質安全影響評價方面未見研究,而且對于這類物質的源頭控制和去除機理以及治理技術等方面尚缺乏系統性研究,,亟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