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寶醫(yī)療網
近日,,一則“京津冀灰霾檢出大量危險有機化合物”的報道引發(fā)網民廣泛關注,而報道來自中科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組之“大氣灰霾溯源”項目組相關科研成果,。項目組報告執(zhí)筆人,、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19日接受中國網事記者獨家專訪,解答網民對灰霾天氣的七大疑問,。
疑問一:1月份為何突然出現(xiàn)如此嚴重的持續(xù)灰霾污染天氣,?
王躍思:今年1月,罕見的連續(xù)高強度大氣灰霾污染席卷我國,,涉及中東部,、東北及西南共計10省區(qū)市,,其中污染最嚴重是京津冀區(qū)域,。
究其原因,首先是天氣過程少見,。受大氣環(huán)流影響我國中東部偏北地區(qū)大氣異常穩(wěn)定,,冷空氣過程少且弱,濕度大但無降水,,造成污染物極易積累疊加,。這種天氣過程非常少見,,30年才發(fā)生5次。但內因還是人類污染排放量大,,在特殊天氣過程下就明顯暴露出來,,造成PM2.5爆發(fā)式增長。
疑問二: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此次科研背景如何,?
王躍思:據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監(jiān)測數據統(tǒng)計,,今年1月京津冀共計發(fā)生5次強霾污染過程,整個1月份北京只有4天晴好天氣,。中科院大氣物理所“大氣灰霾溯源”外場觀測項目組對1月份強霾污染過程進行了全程追蹤觀測分析,,并對最嚴重的第二次強霾污染過程(1月9日至15日)進行了成因分析研究。
疑問三:根據對第二次強灰霾過程的成因分析,,灰霾污染到底有多嚴重,?
王躍思:1月10日至14日,京津冀區(qū)域出現(xiàn)本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持續(xù)空氣污染事件,。北京地區(qū)連續(xù)5天空氣質量指數級別為1天重度污染和4天嚴重污染,,首要污染物為可入肺顆粒物PM2.5。在此期間,,PM2.5超過2016年國家即將實行的一級標準(35微克/立方米)10倍以上,。
疑問四:第二次強灰霾到底有何成因?
王躍思:首先是天氣過程和局地氣象條件極不利于污染物擴散,;其次,,西北沙塵氣溶膠疊加是另一重要原因,京津冀地區(qū)以石家莊,、邯鄲最為嚴重,;其三是北京周邊地區(qū)的傳輸;其四是局地排放,,各種污染物同步升高,、協(xié)同作用,導致污染物濃度非線性急劇增長,。由于污染排放擴散受阻,,北京城區(qū)典型的機動車排放源一氧化氮(NO)1月12日夜間一度高達310微克/立方米,是平時的8倍,。
疑問五:如何看待“京津冀灰霾檢出大量危險有機化合物”,?
王躍思:根據我們的檢測,北京城市大量的機動車排放是造成氮氧化物大氣濃度上升的原因,,其危害不只是生產了無機硝酸鹽,,與以往不同的是生成了大量的含氮有機顆粒物。
利用顆粒物化學成分解析技術,,有機物被識別出了4類有機組分:(1)氧化型有機顆粒物(OOA),,主要來自于北京周邊輸送,;(2)油煙型有機物(COA),主要來自局地餐飲油煙排放,;(3)氮富集有機物(NOA),,(光)化學產物;(4)烴類有機顆粒物(HOA),,主要來自于汽車尾氣和燃煤,。
我們認為,本次污染過程最危險的信號是大量含氮有機顆粒物的檢出,,它們是美國南加州上世紀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揮發(fā)性有機物或顆粒物中有機組分相互反應,,共同產生的有機含氮細顆粒污染物,。
疑問六:灰霾天氣在部分人群中產生恐慌,如何正確認識灰霾天氣的危害,?
王躍思:今冬灰霾天氣之多歷史少見,,很多市民防護意識差,造成呼吸道病人成倍增加,??諝馕廴驹诙唐陔y以治理的情況下,科學認識,、積極正確的防護尤為重要,。 最好的防護辦法是嚴重灰霾天氣不要外出,也不要開窗換氣,,尤其是敏感人群,,包括老人、兒童,、感冒患者,、哮喘病患者、灰塵過敏者等,。
二是暫停一切戶外鍛煉,,因為運動量加大會吸入更多的污染空氣,會對呼吸道造成更大傷害
三是外出戴口罩防護要有選擇性,,年輕人可選戴對PM2.5過濾效率較高的口罩,,但對心肺功能較差的人群不一定適用,尤其是老年人,,會影響心肺供氧,,易引發(fā)其他疾病。老年人可選用通透性較強的多層紗布口罩,,利用氣流在紗布層之間的迂回,,呼出的水汽就會粘附大部分顆粒物,尤其是能夠溶于水的硫酸鹽,、硝酸鹽和含氮有機顆粒物,,用過的口罩及時洗凈放暖氣上烤干,。
疑問七:您對城市應對灰霾天氣有何建議,?
王躍思:就北京而言,機動車為城市PM2.5的最大來源,,約為四分之一,。其次為燃煤和外來輸送,各占五分之一,。因此,,防止北京及京津冀強霾污染事件的發(fā)生,北京市重點要解決機動車道路擁堵問題,;周邊區(qū)域重點解決燃煤的脫硫,、脫硝和除塵及其揮發(fā)性有機物排放的控制。要高度關注柴油車排放和油品質量,。
此外,,油氣揮發(fā)和餐飲排放近年來有快速上升趨勢,應加緊控制,,工業(yè)和地面揚塵應進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