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寶醫(yī)療網(wǎng)
患有惡性淋巴瘤孕婦“帶胎治療”初獲成效,,寶寶目前健康
正沉浸在孕育寶寶的幸福中,,突然得知患了惡性腫瘤,。遭受這種打擊,準媽媽們要么流產以接受抗癌治療,,要么為了寶寶放棄救命機會,。有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
在國外,,“帶胎治療”近年來越來越多,,國內也有病人嘗試在孕期采取抗癌治療,。記者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獲悉,一位患有惡性淋巴瘤的孕婦在多學科醫(yī)生的嚴密監(jiān)控下,,一邊接受抗癌治療,,一邊繼續(xù)懷孕,。寶寶34周經剖宮產出生,,如今已健康成長到四個月大,而媽媽的病情也被基本穩(wěn)住,。醫(yī)生指出,,“邊生寶寶邊抗癌”能否成功,與癌種,、妊娠階段等因素有很大關系,。
連續(xù)高燒三月
孕婦得知患癌
懷孕四個月的李女士突然連續(xù)高燒三個月。“燒得很奇怪,,每天傍晚準時發(fā)熱,,因為懷孕,我也不敢吃藥,,熬到半夜,,一般就能退燒。”李女士回憶,,這時,,她日漸隆起的肚子上突然長了一圈疙瘩,被診斷為皮下結節(jié),。
家人不敢怠慢,,立即帶她去就診,最后被確診為“脂膜炎樣T細胞淋巴瘤”,,一種非常少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一得知妻子患了癌癥,趙先生馬上決定放棄寶寶,,先讓她進行抗癌治療,,然而李女士卻不同意,“寶寶已經7個月了,,我舍不得,。”幸好,絕望之時,,前來會診的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黃慧強教授告訴她:“寶寶可以保住,,媽媽的病情也能控制。”
經過醫(yī)生的苦心勸說,,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李女士決定邊生寶寶邊抗癌,。醫(yī)生建議她采用“帶胎化療”,這樣對病情控制的效果最好,,但她害怕化療可能對寶寶不利,,堅決不同意。因此,,醫(yī)生選擇保守治療方案,,讓她先用適量激素控制病情進展,待寶寶分娩后,,再接受大劑量化療,。
寶寶出生時
有肺部感染
鑒于病人情況極為特殊,黃慧強教授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產科專家一起,,聯(lián)手監(jiān)控李女士的孕情變化,。
去年12月13日,胎齡34周的寶寶經剖宮產順利降生,。由于是早產兒,,且可能受媽媽早期曾采用大劑量激素治療的影響,寶寶出生時有肺部感染,,一度下了病危通知書,。為免妻子憂心進而影響病情,趙先生將實情瞞了下來,。目前,,寶寶四個月大,身體健康,,發(fā)育正常,。
懷孕中晚期
化療相對安全
月子坐了一半,李女士即按原定方案進行大劑量化療,,目前病情比較穩(wěn)定,。
“過去認為化療藥物對胎兒可能有致畸作用,所以妊娠期不進行化療,,一般會放棄胎兒,。但現(xiàn)在國外醫(yī)學界的實踐顯示,妊娠中晚期進行化療是相對安全的,,新生兒沒有明顯畸形,。”黃慧強表示,“帶胎化療”要嚴控條件,。懷孕12周以內,,由于胎兒對放、化療十分敏感,可能導致畸形,、流產,,而到了孕中晚期,情況則不同,。在病變不危及生命時,,可以先繼續(xù)懷孕,分娩后再治療,。如果病變危及生命,,可以先給予化療,使疾病控制在一定階段,,待寶寶生出后再補充放療和化療,。
淋巴瘤對
全身化療敏感
“邊生寶寶邊抗癌”能否成功,,與癌種有很大關系,。“淋巴瘤的特點是進展并不迅猛,且對全身化療很敏感,,更有利于保胎,。”黃慧強指出,在懷孕時先用化療將縱隔的腫瘤盡快縮小,,等孕婦脫離危險期,,再盡可能拖到懷孕32~34周。這時胎兒發(fā)育接近成熟,,出生后的成活率比較高,。
而其他癌種,如受孕產激素影響大的乳腺癌,,則需要考慮病情的分期,,制定個體化方案。
記者獲悉,,和其他腫瘤病人的治療方案有所區(qū)別,,孕婦患者要接受更為嚴密的監(jiān)護。要做盆腔超聲,,監(jiān)測母親子宮底的高度和腹圍,,確定胎兒的大小是否符合孕周,是否受到腫瘤的影響,,還要監(jiān)測母親是否產生腹水,,了解病情的進展。此外,,還要抽血檢測腫瘤標記物的變化,,預測產后病情的變化?! ∥?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黃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