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寶醫(yī)療網(wǎng)
導(dǎo)讀:初春時節(jié),,人體陽氣生發(fā),新陳代謝旺盛,,飲食調(diào)養(yǎng)重在“扶陽”,,適合多吃有辛甘發(fā)散性質(zhì)的食物,。在眾多應(yīng)季的果蔬中,白蘿卜既能行氣助消化,,又能防治感冒,,是初春最便宜有效的“養(yǎng)生菜”之一。
“冬春交替時節(jié),,吃蘿卜再合適不過了,。”在我國一些地方,初春時節(jié)吃蘿卜是一種傳統(tǒng)習俗,。這一習俗源于古時一場冬春之交的瘟疫,。當時人們正準備迎接立春,不料一種怪病四處蔓延,,得病的人個個心虛氣短,,沒有胃口,走路頭重腳輕,。后來病人經(jīng)“仙人指點”吃了蘿卜,,居然就沒事了。自此,,每到立春,,人們就吃蘿卜以求平安。
蘿卜為什么能治???又能治哪些病,?
蘿卜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蘿卜生食味辛性寒,熟食味甘性微涼,,最重要的功效是益胃,、順氣、消食,。從營養(yǎng)學(xué)來看,,蘿卜營養(yǎng)豐富,常食能增進機體的免疫能力,,甚至對癌細胞的生長也有抑制作用,,因此近年來被列入“抗癌食譜”。
剛過完春節(jié),,不少人患上了消化系統(tǒng)疾病,,最多見的就是胃脹、食欲不振、便秘等,。這時多買些脆嫩水靈的蘿卜來,,切成絲,拌上適量的糖和醋,,酸甜爽口,,既解膩,又能清除體內(nèi)的熱毒,,有助消化,。
初春時節(jié),乍暖還寒,,尤其是傍晚氣溫明顯降低,,體質(zhì)虛弱之人,此時容易感染寒邪而引發(fā)感冒,。這時可以用蘿卜煲水當茶喝,,可防治感冒。具體做法如下:取新鮮白蘿卜250克,,無需去皮,,洗凈后切成薄片,加3碗水,,煮成2碗,,趁熱先服1碗(可視個人口味適量加糖)。1小時后將第2碗加溫后服下,。照此法連服兩三天,可有效預(yù)防感冒,。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由于蘿卜性寒,脾胃虛寒或陰盛偏寒體質(zhì)者不宜多食,。而且蘿卜有行氣破氣之效,,所以正在服用中藥,特別是服用人參,、黃芪等補氣藥物的人,,不宜同時食用蘿卜,以免“一補一破白忙活”,。
吃蘿卜的幾個好搭檔
白蘿卜+梨:
可潤肺,、清熱、化痰,。梨有潤肺涼心,、消痰去火的功效,跟白蘿卜一起榨汁喝,不僅能掩蓋白蘿卜的辛辣味,,還可以讓食療功效加倍,。冬季,脾胃不好的人,,如果不能喝太涼的果汁,,還可以將二者一起煮水喝。
白蘿卜+羊肉:
冬季吃羊肉可驅(qū)散寒冷,、溫暖心胃,,還能補氣益血、滋養(yǎng)肝臟,、改善血液循環(huán),。但“肉生痰”,羊肉吃多了容易上火,,如果和有清涼作用的白蘿卜一起燉著吃,,不僅化痰、瀉火,,而且還能解油膩,,讓營養(yǎng)互補。
白蘿卜+鯽魚:
白蘿卜和鯽魚煮湯有溫中下氣,、健脾利濕的功效,。這道湯還妙在“二白”食材上,白蘿卜浸在奶白色的魚湯里,,讓人看著就很有食欲,。
白蘿卜+蔥:
冬季,是風寒感冒多發(fā)的時節(jié),。感染風寒后,,人會怕冷、怕風,、出汗少,、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此時應(yīng)吃些讓人發(fā)熱的食物,。把蔥段、姜片和白蘿卜片一起煮湯,,有散寒,、止咳的功效,這道湯還可預(yù)防感冒,。
白蘿卜+海帶:
海帶和紫菜含碘豐富,。白蘿卜和海帶一起煮湯有化痰消腫的功效,對預(yù)防甲狀腺腫大有一定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