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寶醫(yī)療網(wǎng)
處暑防“暑濕”是首要養(yǎng)生重點
中醫(yī)認為脾主運化,,久坐缺乏運動就會傷脾,所以,,“伏案久坐”的人容易成為“暑濕”的危險人群,。對著鏡子看一看,如果自己的舌苔厚膩且發(fā)黃,,就要警惕“暑濕”到訪,。中醫(yī)常說的“濕”分內(nèi)濕、表濕兩種:因節(jié)氣所致,,“伏案久坐”人群易感的為“內(nèi)濕”,,退濕過程相對漫長;雨淋、中暑為“表濕”,,來得快,、去得也快。
去暑濕應多吃瓜“皮”
去“暑濕”,,飲食上應注意多食用薏米,、西瓜、冬瓜等除濕化濕的食物,。常食薏米有健脾化濕的作用;西瓜皮是化濕的藥,,可吃些皮和瓤相間的部分,;荷葉主要去表濕,用荷葉做的荷葉包飯,、荷葉茶水有助除濕,;冬瓜最好去掉軟毛后帶皮煮,可以化濕,,也可用冬瓜皮和綠豆一起煮,,為1:2的比例,冬瓜占1,,綠豆占2,;魚肉大都“生濕生痰”,因此,,處暑期間最好少食大魚大肉,。
處暑養(yǎng)生食譜推薦
處暑節(jié)氣宜食清熱安神之品,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干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以下是參考食譜:
芝麻菠菜:
[配料]鮮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鹽、香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菠菜去根洗凈,在開水鍋中滾燙一下,,撈出浸入涼水中,,涼后撈出淋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盤內(nèi),,分別加入鹽、味精,、香油,,攪拌均勻,再將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
[功效]補肝益腎,,開胸潤燥。
青椒拌豆腐:
[配料]豆腐1塊,,青椒3個,,香菜10克,香油,、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豆腐用開水燙透,,撈出晾涼,,切成1厘米見方小丁。青椒用開水焯一下,,切碎,,香菜切末。將豆腐,、青椒,、香菜及香油、鹽,、味精等攪拌均勻,,盛入盤內(nèi)即可。
[功效]益氣寬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對胃口不開,,食欲不振者尤其適合,。
百合蓮子湯:
[配料]干百合100克,,干蓮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后,,沖洗干凈。蓮子浸泡4小時,,沖洗干凈,。將百合、蓮子置入清水鍋內(nèi),,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續(xù)煮4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安神養(yǎng)心,,健脾和胃。
百合脯:
[配料]生百合60克,,蜂蜜2湯勺。
[做法]將百合清水洗凈放入碗內(nèi),,澆上蜂蜜,,放入蒸鍋內(nèi)蒸30分鐘出鍋,或烘干或風干即可,。分七次睡前服用,。
[功效]清心安神。適于睡眠不寧,,驚悸易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