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A-200A胃腸床配置于東芝KXO-80N X線發(fā)生器上,,該機為單通道,,三尺寸胃腸機,該機的主要故障常發(fā)生于傳片系統(tǒng),,而該部分機械結(jié)構,,電路控制較為復雜,現(xiàn)將該部分結(jié)構原理及常見故障進行分析,。
1該胃腸機主要有暗盒部分,,點片部分,分割板部分及控制部分,??刂撇糠钟捎嬎銠C板和驅(qū)動板組成。計算機板主要功能是信號的通訊,,各種運動的控制和位置的檢測等,,驅(qū)動板的主要功能是在計算機板的控制指令下各電機的驅(qū)動電路,主要有:
(1)增感屏的R/F電機,,R/L電機,,開合電機;(2)分割板的R/L電機,,U/D一1電機,,U/D一2電機;(3)吸盤的U/D 電機,,L/R電機,,旋轉(zhuǎn)電機;(4)滾軸的U/D電機,,旋轉(zhuǎn)電機,,傳輸帶的旋轉(zhuǎn)電機;(5)擋板電機,;(6)濾線柵的運動電機,。2本機吸盤驅(qū)動部分的工作周期按上片按鈕,吸盤下降開始吸片,到達膠片時,,通過電磁閥產(chǎn)生的負壓將膠片吸住,,然后向上運動到一定位置旋轉(zhuǎn)25度并停止一秒鐘,當吸盤從一25度旋轉(zhuǎn)到后,,吸盤向上運動到準備位置,,左右運動到上升位置,在60度位置時,,上升傳感器S11工作,,當旋轉(zhuǎn)到18度時,左右運動到右限位位置,,上下運動到上極限位置,,而達到膠片的傳輸位置,在傳輸位置膠片釋放,,膠片進入增感屏,,膠片傳輸完畢,吸盤向回運動,,吸盤下降到吸片位置,,旋轉(zhuǎn)角度為 ,等待下一張膠片吸起,。
3攝影/傳輸部分的工作周期
當膠片進入增感屏后,,增感屏運動到F位,按曝光按鈕,,增感屏運動到R位,,曝光時濾線柵運動,此時有$30,,$31兩傳感器進行濾線柵的位置檢測,,曝光結(jié)束,濾線柵運動到R/L方向的F位,,這個F位是由編碼器根據(jù)初始傳感器$21來定的,濾線柵再運動到R/F方向的F位,,此處$22為R/F初始傳感器,,$23為R/F方向的F位置傳感器,然后濾線柵運動到R/L方向NP名片打印位進行名片打印,,增感屏由開轉(zhuǎn)化為關,,然后增感屏運動到膠片傳輸位置,此時滾軸處在下位置,,此位置由S17檢測,,增感屏打開,滾軸高速旋轉(zhuǎn)并且傳輸帶也開始工作,,當膠片傳輸傳感器S19工作,,滾軸停止旋轉(zhuǎn),,擋板下降到下位置,經(jīng)過0.7S,,再運動到上位置,。再按下上片鍵時,膠片進入增感屏后,,再次運動到F位,,等待下一次曝光。
4 常見故障分析方法及排除
(一)分析方法:
此部分故障發(fā)生時,,一般有錯誤編碼產(chǎn)生及膠片的位置顯示以及工作序列編碼,。
此部分常見故障編碼中01,02為上片故障,;10,11,,13,,14,15,,16,17為傳片部分各運動故障,;35,,36,,37為分割板運動故障,;18為濾線柵運動故障;20,,21,,22,25,,26為傳片部分各傳感器的故障編碼;40,,41,45,,46為編碼器故障,;30,31,32,,33為計算機板的硬件故障,;23為增感屏R/F中F位置傳感器的擋片故障;38為吸盤初始化錯誤,。
(二)常見故障排除:
故障1:開機顯示錯誤編碼38,。
故障排除:錯誤編碼38表示吸盤在初始化時沒回到初始位,而在上升位和傳輸位之間,,在驅(qū)動板2M 的7,、8之間的U/D電機兩端人為加24VDC電壓,將吸盤運動到初始位,,故障排除,。
故障2:顯示錯誤編碼36。
故障排除:開機透視下發(fā)現(xiàn)上半部分有鉛板遮擋,,開機觀察分割板U/D電機向中間運動到極限位置才停止,,測量電機編碼器的波形時有時無,因此可斷定編碼器壞,,更換后故障排除,。
故障3:按下上片按鈕,上片程序正常,,膠片能正常進入增感屏,,位置良好,但顯示錯誤編碼16,,此故障時有時無,。
故障排除:錯誤編碼16表示吸盤的旋轉(zhuǎn)故障,將驅(qū)動板的2M拔掉,,開機,,將吸盤從負角度向 轉(zhuǎn)動時,LED18由亮變滅,,表示吸盤在 位置正常,,進一步觀察發(fā)現(xiàn),吸盤向18f轉(zhuǎn)動時有時達不到180~就已經(jīng)機械限位,,而標準為180十 左右,,將機械限位調(diào)整到超過180度時,故障徹底排除,。
故障4:上下兩分割攝影時,上邊能曝光,,而下半部分不能曝光,,
并顯示錯誤編碼12。
故障排除:觀察故障,進行全片攝影或二分割上半部分攝影時,,到達R位時,,增感屏位置明顯偏上3-4cm,分析原因:(1)剎車不良,;(2)編碼器不良,;(3)鏈條松動。由于此鏈條斷裂處理過,,檢查發(fā)現(xiàn)略有點松,,對其重新進行連接拉緊,故障排除,。
http://hnhlg.com/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