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批洋奶粉品牌和部分采用進口奶源的國產產品因涉嫌操縱價格而受到了反壟斷調查,。消息迅速發(fā)酵后引來市場的躁動,先是上周三國產乳業(yè)股受此消息刺激逆勢上揚,集體飄紅,繼而幾家涉嫌調查公司相繼發(fā)布公告,開始降價??梢钥隙ǖ氖?壟斷事實若成立,這些品牌的奶粉還有繼續(xù)降價的空間,。普遍認為,此次反壟斷行動,釋放出中國監(jiān)管者與國際接軌、強力執(zhí)法的信號,。也有質疑的:這不過是以反壟斷為名行保護國產奶粉之實,。樂觀者說,反壟斷調查有助于國產奶粉走出市場低谷;也有人擔心,國產奶粉的市場會被進一步擠壓,。
市場經濟條件下,受供需影響,商品價格上漲大多并不奇怪,。但在原料價格不漲、關稅甚至下調的前提下,洋奶粉價格唯獨能在中國市場持續(xù)上漲就不正常,當廠家串通商定面向經銷商的最低價格時則涉嫌價格縱向壟斷,。反壟斷的目的就是讓市場發(fā)揮作用,維護公平競爭環(huán)境,。法律面前,無關牌子也無論內外,本該一律平等。如此說來,以反壟斷為名保護國產奶粉的說法并不成立,。其實,洋奶粉降價當然會讓消費者稱快,但反壟斷調查并不直接等同于國貨的利好,股市短暫的飄紅也不值得歡喜,。國產奶粉往往以價格優(yōu)勢參與競爭,洋奶粉因反壟斷調查而大幅降價,不過是縮小了暴利空間,但對國產奶粉來說,則意味著價格優(yōu)勢的進一步失去,若應對不當,市場生存空間很可能會更加逼仄。當受訪的媽媽們?yōu)?ldquo;我的孩子喝得起外資品牌”而興高采烈時,人們不難體會到這一點,。“即便價錢貴一些,也還會選擇進口奶粉,畢竟質量和安全比較有保障,。”當她們直白說出青睞洋奶粉的理由時,國內相關企業(yè)更應有所警醒,并感受到壓力和責任的沉重。
奶粉市場的競爭本該是充分而完全的,此次反壟斷調查的產品價格之所以近年來能想漲就漲,一漲再漲,并非中國奶粉不夠多,而是因為中國缺乏足夠強大的奶粉品牌與之抗衡,更是因為存在著一個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信心不足的大背景,。有資料顯示,2008年之前,進口品牌奶粉雖已在中國高端市場上占優(yōu)勢,但其市場占有率僅30%,價格也相對穩(wěn)定,。2008年因為“三聚氰胺事件”的爆發(fā),眾多國產奶粉企業(yè)遭遇重挫,而進口奶粉占有率急劇擴大,銷售價格也迅速提高,目前市場占有率已超過60%。迄今,三聚氰胺陰影揮之難去,加之中國乳業(yè)包括奶粉又暴露出其他質量問題以及引發(fā)的各種質疑,不但制約了奶業(yè)的健康發(fā)展,也讓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愈加不足,。顯見,洋品牌在中國市場能效進行價格操縱如入無人之境,究其根源還是國產奶粉自身存在的問題,讓消費者選擇了用腳投票,。
對洋奶粉進行反壟斷調查,不過是政府重振中國乳業(yè)一系列步驟中的一環(huán)。此前,為了規(guī)范國內的奶粉市場,從國務院到各部委已經動作頻頻,從提出按照藥品管理辦法監(jiān)管嬰幼兒奶粉質量,到決定投入100億元,用于奶粉行業(yè)奶源建設,、行業(yè)整合,、提升品質和質量監(jiān)管等,不一而足。說到底,這是重建人們消費信心的重要之舉,。一定要說反壟斷調查有保護之嫌,那保護的也是市場競爭,保護的是消費者權益,這是事關中國乳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長遠大計,而不是簡單的“護犢子”行為,。
畢竟,反壟斷調查雖能讓洋奶粉價格有所下降,卻不是中國奶粉品牌重新崛起的充分條件。從根本上說,洋奶粉和國產奶粉之間進行的是一場爭奪消費者信任權的較量,涉及到價格,、質量,、安全,、品牌和信譽方方面面。所以,與其說反壟斷調查讓國產奶粉迎來走出市場低谷的機遇,不如說是迎來了變壓力為動力的挑戰(zhàn),。常言說,男兒當自強,。國產奶粉也復如此。練好“內功”是根本,。這就要求,在市場充分和公平競爭的前提下,國內乳業(yè)必須真正經得起嚴格的行業(yè)標準和行政監(jiān)管執(zhí)法的考驗,靠為市場提供安全,、高性價比、可信賴的國產奶粉,重建質量與信譽,贏回消費者之心,。其實,在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的當下,需要直面挑戰(zhàn),、自強不息的又何止一個奶粉呢?!(生物谷 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