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谷援引第一財經日報:上周,,美國農業(yè)部(USDA)的報告揭示了2007/2008年度美國乙醇工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勢頭。USDA預計由于強勁的需求,,該年度將有34億蒲式耳的玉米用于乙醇的生產,,而在2006/2007年度美國用于乙醇生產的玉米為21.5億蒲式耳。
USDA報告預計,,由于玉米播種面積由上一年度的7830萬英畝提高至9050萬英畝,,在天氣狀況理想的情況下,美國2007/2008年度玉米產量將達到124.6億蒲式耳,,較上一年增加19.2億蒲式耳,。報告同時預計,美國生物乙醇將消費34億浦式耳,,較上一年增加12.5億蒲式耳,。雖然種植面積的增加帶來玉米產量上升,但是受到乙醇消費以及其他工業(yè)消費的增長影響,,預計2007/2008年度美國玉米期末庫存為9.47億蒲式耳,,相對2006/2007年度的期末庫存9.37億蒲式耳僅增長了1000萬浦式耳。
美國福四通集團公司亞洲部主任李小悅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每蒲式耳玉米可以加工2.8加侖乙醇,,每加侖乙醇的期貨價格在1.8~2.2美元之間,現貨價格較期貨價格溢價0.4美元左右,,即每單位玉米生產乙醇的收入可以達到6~7美元,,而玉米的采購成本按照目前的期貨價格計算,每蒲式耳僅3.5~4美元,,加工成本約為1.5美元,,總成本在5~5.5美元之間,因此對于乙醇生產者而言,,加工乙醇利潤是相當豐厚的,。
昨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乙醇7月合約期價為2.19美元/加侖,。
在利益的驅動下,,美國乙醇工業(yè)近年來出現了迅猛發(fā)展的態(tài)勢。
根據美國再生能源協會的數據,2006年1月,,美國乙醇企業(yè)的總加工能力為43.36億加侖,,截止到2007年1月29日,乙醇企業(yè)的數量從95家增加到112家,,總加工能力也擴展到55.33億加侖,,每年可以凈消耗玉米19.76億蒲式耳。而在建乙醇企業(yè)加工能力從去年6月底的22.23億加侖增至2007年1月底的61.895億加侖,,意味著在未來的12~18個月中美國乙醇工業(yè)的玉米需求將增加約一倍,。
雖然美國乙醇工業(yè)出現了異常迅猛的發(fā)展,,但是乙醇的產量相對于美國汽油的消費量而言,,仍然是非常少的。此前美國能源部專家表示,,2007年美國乙醇汽油產能將達到2000萬~2200萬噸(1噸約310加侖),,目前乙醇汽油消費量占全美汽油消費總量的5%。
乙醇工業(yè)如此快速的發(fā)展,,產量僅能替代5%的汽油消費量,,但是卻要消耗大量的玉米。僅按照上周五USDA的報告來看,,乙醇加工用的34億蒲式耳玉米占了124.6億總產量的27%,。
“玉米作為全球三大糧食作物之一,生物乙醇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無疑使得全球范圍內展開了一場糧食與能源的爭奪戰(zhàn),,而這場戰(zhàn)爭是不公平的,那是以犧牲主要的糧食為代價,,換來的卻是次級的能源產品,。”五礦實達分析師孫敏濤對《第一財經日報》指出,“雖然面對能源價格上漲,、資源不斷被消耗的狀況,,替代能源發(fā)展刻不容緩,不過這種以食品換能源的做法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李小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使用玉米生產替代能源最終將是“死路一條”,,利用生物秸稈等其他非糧食作物生產替代能源才是以后的發(fā)展方向,,但是他也認為,在未來幾年,,替代能源的生產主要還是來自于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