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的高企正在催生中國替代燃料推廣使用的進程,,但這是一場耐力和智慧并存的游戲,,可能只有那些具備超強不確定性和風險管理能力的玩家,才可望笑到最后,。
采訪·撰文=方小雷
今年8月22日,在吉林省公主嶺市生態(tài)工業(yè)園區(qū)南邊,一大片平坦開闊的空地被柵欄圍起,,幾只巨大的灰色鋼制儲罐矗立其間,正等待安裝,。
家住附近的農戶李天寶告訴記者:“這是吉林省公主嶺市20萬噸玉米乙醇項目的一期工程用地,,離我們家不到30公里一共20多公頃,很快就將開工,。”
早在數年前,,東北三省、河北,、河南等省道路上奔馳的汽車,,就告別了傳統(tǒng)汽油,改用由乙醇和普通汽油按15:100比例混配而成的“乙醇汽油”,。這些地區(qū)所用的乙醇燃料,,就由類似吉林省公主嶺市這樣的裝置生產,。
國際油價的高企正在催生中國替代燃料推廣使用的進程,一場以生物能源代替燃油的試驗和沖動正在全國部分省市形成,,這使得乙醇汽油在全國獲得更大面積推廣——目前,,僅在吉林省,燃料乙醇項目的產能已經達到300萬噸,,而根據吉林省內玉米加工企業(yè)開工和規(guī)劃目標,,2006年,吉林全省的玉米深加工企業(yè)實際消耗玉米587萬噸,,相對2002年增幅高達189%,。吉林糧食集團董事長孟祥久估計,到2008年,,吉林全省的玉米加工產能1600萬噸,,消耗玉米也將達到1200萬噸。
由于乙醇的第一主原料是作為糧食的玉米,,這使得有著“玉米第一大省”之稱的吉林,,歷史性地站到了這場燃油替代革命的前沿。但糧食乙醇能充當好中國這次“生物能源”運動的“急先鋒”嗎,?
玉米也瘋狂
在吉林榆樹市的長春五棵樹經濟開發(fā)區(qū),,比鄰而居的兩家“超大型的玉米深加工項目”——吉糧天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中糧生化能源有限公司,正在緊鑼密鼓的開工建設中,。按照計劃,,兩個項目一期消耗玉米都是60萬噸,二期建成后也都是100萬噸,。
大量燃料乙醇項目的建成投產為當地的玉米種植戶帶來了不少好處,。吉林燃料乙醇公司發(fā)展規(guī)劃部部長柳毅說:“因為當地上了燃料乙醇項目以后,每個農民每年增收150塊錢左右,。”
在公主嶺市和整個東三省玉米種植地區(qū),,乙醇工廠都在推高玉米價格,類似于李天寶這樣的種糧大戶繞過傳統(tǒng)糧食市場,,轉而全年向其出售玉米,。但這遠遠不夠,“如果兩個項目全面完工,,吉林全省的玉米都不夠這乙醇工廠消化,,產能緊張的時候,常常需要從外省調買玉米,。”吉林省糧食協(xié)會的一位人士說,,用不了多久,吉林目前的玉米產量和吉林現有的玉米加工能力將會基本持平,,再過一兩年,,玉米主產區(qū)的吉林將不得不從外省調運玉米了,。
據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的數據,去年,,國內的玉米購買量比2005 年多了34%,,今年上半年又同比上漲了12%。以前的價格刺激因素都是暫時性的,,經常是由于干旱,,而期貨市場上公認這次的漲價將能站穩(wěn)腳跟。
不僅是東三省,,玉米乙醇投資熱潮正在全國范圍內出現,。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正在新建及改擴建的乙醇工廠生產能力已達到260萬噸/年,,其中小部分已經在2006年底之前投產,,剩余能力將在2008年進入生產狀態(tài)。“只要政策允許,,市場有需求,,這種項目很快就可以轉產燃料乙醇。”一位業(yè)內人士向記者透露,。
7月29日,,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收購玉米的市價達到每斤0.71元,而180多公里外的公主嶺市收糧大戶——國際期貨交易市場更是報出了每斤0.76元的高價,。這意味著農民們不光可以在 2007 年,,而且在今后三年內都能鎖定高價。
這個價格可能對大多數人來說意義不大,,特別是城里那些夸夸其談卻分不清聯合收割機和播種機的人,。不過在農場鄉(xiāng)間,,每斤玉米上漲一兩毛錢可不止是樁大買賣,,那簡直是天大的事兒。“在東北的玉米種植地區(qū),,這是談論的中心,。” 郝小明說,他是國內最大的生源能源公司——中糧燃料乙醇的技術與發(fā)展規(guī)劃的工程師,。
作為最主要的作物,,玉米的價格最近簡直要漲瘋了。昔日還在為玉米低價感到煩惱的農民們現在得感謝乙醇了,。不過,,他們是否發(fā)現自己正坐在“玉米泡沫”上呢?
能源巨頭們的野心
對于中糧這樣的能源投資者來說,,3年前,,投資者只要花費相當于工廠一年盈利額的價錢,,就可以買下整家乙醇燃料工廠,但現在即便掏出兩倍的價錢,,也未必可以如愿,。吉林糧食集團副總經理姜建華說,由于新建工廠至少需要三四年時間才能投產,,許多投資者更希望盡快收回成本,,因此還是寧愿花大價錢,購買馬上可以投產的舊廠房,。
目前,,在所有角逐乙醇燃料的廠商當中,恐怕沒有一家具備中糧這樣的力度和氣魄,。在剛剛過去的7月10日,,中糧宣布攜手國內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國石化共同發(fā)展生物質能源及生物化工,雙方簽訂合作協(xié)議,,計劃在未來5年合建100萬??120萬噸/年的燃料乙醇項目,。
據透露,國家“十一五”期間乙醇汽油的使用將從“十五”期間的9個省市試點轉為除西藏,、青海,、寧夏、山西,、甘肅各省的全國地區(qū)推廣,。為此,預計“十一五”末燃料乙醇的年產量將達到500萬噸,。在這樣巨大的市場潛力下,,中糧集團在燃料乙醇產業(yè)上野心龐大。目前,,中糧集團燃料乙醇的產能已達100多萬噸,。中糧的目標是通過原材料產地布局、與大能源公司達成戰(zhàn)略合作以及企業(yè)并購,,在未來3年內實現生產燃料乙醇245萬噸,,在“十一五”期間的最終目標是310萬噸,占全國總規(guī)劃產量的60%以上,。
中糧對新能源立志已久,,早在2006年11月,中糧就拋出斥資百億的“新能源計劃”,,宣布“五年后成為中國生物質能源行業(yè)領袖”的戰(zhàn)略目標,,并通過一系列豪舉踐行這一龐大的計劃。到目前為止,,中糧旗下的生化能源業(yè)務已經擁有或控股黑龍江華潤酒精,、廣西生物質能源公司,、吉林燃料乙醇公司、豐原生化等10來家子公司,,總資產近267億元,。除豐原生化外,中糧集團在內地的生物能源資產已經全部裝入到中糧控股中,。
在中糧大手筆布局替代能源之后,,中信、上海申能,、中國電力投資集團,、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等一批實力和背景雄厚的非石油國企也正在四處出擊,涉足海外油田收購,、LNG(液化天然氣),、可再生能源等領域。這些入局者不顯山露水,,對三大國有石油公司卻是一種無形的震撼,。
目前,中糧燃料乙醇大約有90%是以玉米為原料,。北京異構石油咨詢公司副總經理陳薇說,,在石油資源短缺的大背景下,替代能源作為一種可再生燃料,,擁有許多優(yōu)點:不用對現代能源基礎設施做很大改變,,都是把乙醇和生物柴油添加進現有的汽油和柴油之中;生物燃料被認為對環(huán)境破壞較少,,汽油中添加乙醇作氧化劑,,可較少汽車尾氣排放。
目前,,玉米在全球成為了投資熱點,,在玉米頭號生產大國——美國,由于去年價格漲了一倍,,玉米種植者 2007 年的利潤總和將可以達到 130 億美元,。從世界范圍來看,,由于生物燃料原料容易得到且多元化,,技術容易實現,正吸引著數以百億計的資金,,一股世界范圍內的投資熱潮正在形成,。
糧食乙醇帶來的隱憂
然而,玉米乙醇投資熱潮的形成產生了一個讓人左右為難的巨大悖論,。
“生物燃料投資過熱,,極容易形成泡沫,。” 長期研究替代能源的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周鳳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發(fā)出如此警告。
由于糧食燃料乙醇項目都是“以缺代缺”,,在生產過程中不僅產生大量污染物還造成原材料緊張,,相關原材料價格飛漲。這一現象引起了國務院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6月,,國務院緊急召開了常務會議,主要討論可再生能源的發(fā)展問題,。
一份農業(yè)部畜牧司對全國450個信息點的調查顯示,,今年1月份,生豬,、家禽等主要畜產品和飼料的價格繼續(xù)全面上漲,。玉米價格甚至創(chuàng)下1997年以來的新高。這讓許多的農民們感到困惑,,玉米大豐收,,價格為什么會上漲?
北京期貨業(yè)協(xié)會會長王化棟認為,,使用糧食生產燃料乙醇的最大弱點是,,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按照行業(yè)平均水平,,每3.3噸玉米可以生產出1噸燃料乙醇,。目前玉米的市場行情為1500元??1600元/噸,加上1100元左右的加工費,,每噸燃料乙醇的成本約為5000元左右,,大大高于燃料甲醇的生產成本。而出售給石油企業(yè)時,,每噸燃料乙醇大約售價為3600元,。
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韓文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由于有利可圖,,目前,,大量的投資正在涌入生物能源產業(yè),一些區(qū)域甚至出現了“跑馬圈地”的熱潮,,導致農民失去土地,;出現發(fā)展生物能源“一窩風”傾向;一些大型公司通過對原料價格,,以及整個產業(yè)鏈的控制,,獲取最大的利潤,使農民的利益受到侵害。
“如果過度強調替代化石能源,,那人類可能就會面臨吃不飽肚子的可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展望》中發(fā)出警告,該雜志發(fā)表文章認為,,生物燃料需求的增長可能會導致玉米和大豆價格的更多上漲,,并在以后向石油價格靠近;作為玉米替代物的其他糧食作物的價格也在上漲,,油,、肉、乳制品的價格也隨之提高,。中國和美國是世界最重要的糧食生產國和消費國,,美國每年出口農產品( 21.90,0.00,0.00%)720億美元,生物燃料發(fā)展過熱,,影響了世界糧食價格,,引起世界主要糧食進口國的擔憂。
“用糧食造酒,,酒精來當能源的話,,一般能源投入和產出比是0.8左右,也就是說你要產出一個單位的能源酒精的話,,你投入的能源有0.8個單位,,這是很低的投入產出比例。 ” 國家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大地說,,如果按熱值計算,,乙醇現在的價格就比汽油高得多得多,這種狀態(tài)是一種補貼性的政策性的,,只能在小范圍內使用,。
大連商品交易所和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聯合研究預測,從2007年開始的兩個年度內,,我國將由玉米凈出口國轉變?yōu)閮暨M口國,。2006年以來,玉米價格持續(xù)上揚,,價格高于小麥,,使以玉米為飼料的豬肉和雞蛋價格上漲.玉米價格上漲,但是農民沒有從中得到好處,。使用秸稈等原料,,在技術上還有難點,還沒有產業(yè)化,。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副主任鄧郁松認為,,日益普及的生物柴油以花生,大豆和油菜籽等油料作物為原料,,造成食用油價格上漲,。由于糧油肉蛋糖面臨結構性漲價,世界經濟面臨通貨膨脹,。在我國食品價格占CPI的比例是35%,,已經使我國CPI處于危險點。
鄧郁松說,,發(fā)展生物能源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話,,我們也許會受制于像巴西這樣生物燃料生產大國和生物燃料原料生產大國,而且會帶來糧食安全等許多方面的問題,。
非糧乙醇將成為新投資熱點,?
“今后我們發(fā)展生物燃料的原料將以薯類為主,如向木薯,、紅薯,、紅高粱方面發(fā)展。”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石元春在6月9日舉行的中國生物燃料乙醇產業(yè)化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上表示,,發(fā)展生物能源是大勢所趨,“從全球范圍上看,,現代生物能源大約占整個能源結構的1.91%,,美國生物能源大約占到2.76%,而中國生物能源大約占到0.20%,,不到美國的1/10,。從全球來看,生物乙醇發(fā)展前景非常好,,非??臁?rdquo;
國家發(fā)改委工業(yè)司副司長熊必琳則指出,,為陳化糧問題,,國家在“十五”期間批準建設了4個燃料乙醇生產試點項目。但從去年開始,,以玉米為主的糧食乙醇存在與人爭糧問題開始凸顯出來,。毫無疑問,非糧乙醇已成為燃料乙醇繼續(xù)發(fā)展下去的選擇,。
目前,,美國的人均耕地是0.59公頃,中國只有0.11公頃,,耕地極其缺乏,,只有美國的1/5。國家能源辦公室副主任、發(fā)改委能源局局長徐錠明最近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國將停止在建的煤化工項目和糧食乙醇燃料項目,,在不得占用耕地、不消耗糧食,、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原則下,,堅持發(fā)展非糧燃料乙醇。
中糧總裁于旭波表示,,為響應國家號召,,下一步中糧首要任務就是迅速發(fā)展非糧生物能源。“中糧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是纖維素燃料乙醇,,我們希望向非糧或者纖維素方面去轉變,。但非糧乙醇燃料的原料在中國也是有限的,所以我們還是希望能夠輔助發(fā)展,。”
事實上,,在去年12月,中糧就已在廣西北部灣建立了一個以木薯為原料的2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總投資為14.6億元,。另外,中糧集團已于最近和丹麥諾維信公司(世界最大工業(yè)酶制劑和微生物制劑企業(yè))合作在黑龍江投了5000萬共建一個用玉米秸稈做纖維素乙醇的試點基地,,目前的規(guī)模是500噸,,希望盡快擴展到5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