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鯊(亦稱睡鯊)為體型最大的鯊魚之一,,但在漁民眼中,,它極度惹人厭,由于魚肉含毒,,即使捕獲也會將之丟棄?,F(xiàn)在研究人員正研究如何“廢物”利用,將睡鯊轉變成生物燃料供當地印紐特人使用,。
在寒冷水域中游動的格陵蘭鯊魚(Greenland shark)體型最大可達7公尺長,,和大白鯊可說是旗鼓相當,它們經常被困于漁網中以致死亡,,數量每年達好幾千,。
格陵蘭鯊的魚肉含高脂肪,在錫西米尤特市的北極科技中心,,有一群研究人員已開始打鯊魚肉的主意,,他們通過各種試驗希望能把這種漁業(yè)廢料轉變?yōu)樯餁狻?/p>
試驗計劃負責人喬格森說,格陵蘭鯊魚肉與大藻類及家用廢水混合,,可能形成生物量,,作為生物燃料之用。
她指出,,生物燃料是這種有機廢料的最好處理方法,,它可在碳中和方式下用來發(fā)電和發(fā)熱。
據估計,,以鯊魚和其他海產制造的生物燃料,,可供格陵蘭烏瑪納克鎮(zhèn)13%的能源消費。該鎮(zhèn)人口有2450,。
這個計劃一旦落實,,在廣袤的格陵蘭,許多偏遠的村莊就可實現(xiàn)能源自給自足目標,。喬格森打算明年在烏瑪納克一家由歐盟資助的有機廢料處理廠進行多項測試,。在烏瑪納克,漁民丟棄的漁業(yè)廢料中,,格陵蘭鯊魚就占了一半以上,。
在一艘大拖網漁船上工作的漁民說,有時整船的魚獲全都是鯊魚,,哪里都可以捕撈到它們,,特別是格陵蘭東部和西部岸外水域,,令漁人十分懊惱。
印紐特人過去抓捕格陵蘭鯊,,是為了取其剃須刀般鋒利的牙齒做成刀子,,將魚肝油制成油燈。
北極科技中心創(chuàng)辦人之一的漢森說,,捕撈上來的格陵蘭鯊數量太多,,漁民隨手就將它們丟回海里,破壞了環(huán)境,。他認為應善加利用這些廢料,。(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