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航空碳稅箭已離弦,。
2012年初始,美國航空公司,、全美航空集團,、達美航空公司和美國聯(lián)合航空公司等四大航企按捺不住,決定對美國飛往歐盟的航班收取額外的每架次3美元(約18.9元人民幣)的費用,。德國漢莎航空公司也表示受歐盟的排放交易體系(ETS)影響將實行更高票價,。
早在2009年12月,美國航空運輸協(xié)會聯(lián)合三家美國航空公司提起訴訟,,稱歐盟征收碳排放稅違反國際法規(guī),,要求歐盟放棄于2012年將全球進出歐盟的航空公司納入其排放交易體系。2011年12月21日,,歐洲法院做出最終判決,,美國敗訴。
至此,,雖遭遇多國強烈反對和質疑,,歐盟堅持自1月1日起實施ETS,飛過歐洲上空的飛機將被強收“買路錢”,。按照ETS規(guī)則,,2012年各家航空公司需要為其碳排放的15%埋單,最后支付期限為2013年,屆時將對不遵守該稅法的航空公司進行罰款,。
2月6日新華網報道,,根據(jù)國務院授權,中國民用航空局于近日向各航空公司發(fā)出指令,,未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禁止中國境內各運輸航空公司參與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禁止各運輸航空公司以此為由提高運價或增加收費項目,。中國航空運輸協(xié)會副秘書長柴海波接受《財經》(博客,微博)記者采訪時表示,,“歐盟態(tài)度一貫強硬,中歐之間存在溝通渠道,,但沒有新進展,。”
他認為,各航空公司若不執(zhí)行歐盟規(guī)則,,也不繳納罰款,,歐盟方面可能扣留飛機,但“很難想象這種局面會真正出現(xiàn)”,。
漢莎航空公司在回復《財經》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歐洲不可能升級與其重要合作伙伴的沖突,只有進一步談判,,才能帶來解決方案,。
然而,無論各國如何應對歐盟航空碳稅問題,,碳減排都將是最終出路,。過去40年中,飛機的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已相對減少了70%,。
燃油效率更高的飛機,、空中交通管理系統(tǒng)的優(yōu)化、生物燃油,,被視為航空減排的三大關鍵點,。其中,生物燃油成為航空業(yè)應對ETS以及氣候變化的長期規(guī)劃目標,。2011年,,全球多家航空公司進行了生物燃油試飛。
但是生物燃油成本高企,、原料不足等問題難以繞行,,尤其在中國,基礎研究都處于空白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