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并藥物治療肺感染195例臨床報告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康復(fù)理療科
超短波配合藥物治療肺感染有較好的臨床療效,。我們通過對195例肺感染患者進行分組對照治療,,探討超短波、藥物及兩者綜合治療肺感染對肺功能康復(fù)的影響,。
資料和方法
經(jīng)過對患者的主要癥狀,、體征、血液和胸部X線片與肺功能檢查,,診斷為肺感染(主要為支氣管肺炎和大葉性肺炎),,195例患者均無肺氣腫及支氣管擴張指征。根據(jù)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種、病程,、病情等情況分3組進行對照治療,,各組情況基本相同,經(jīng)統(tǒng)計學(xué)處理各組上述情況差異均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分組及患者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肺感染患者一般情況
組
別 例
數(shù) 男 女 平均年齡
(歲) 病程(天) 平均體溫
(℃) 肺功能(例數(shù)) 大葉性肺炎
(例數(shù)) 支氣管肺炎
(例數(shù))
≤7 >7 正常 限制性 阻塞性 混合性
A 48 26 22 51.96 31 17 37.41 5 9 8 26 20 28
B 50 29 21 54.37 34 16 37.29 6 10 6 28 23 27
C 97 59 38 56.21 62 35 37.21 10 17 13 57 44 53
A組(單純超短波)采用丸高超短波機治療(型號:UWM-02),,頻率27.12MHz,,最大輸出功率50W?;颊哐雠P位,,取適當電極于病灶區(qū)前后對置,間隙2~3cm,,無熱量(體溫偏高患者)或微熱量,,每日1次,20分鐘,10次為1療程,。癥狀偏重者口服退熱藥物,,并對癥輔以鎮(zhèn)咳、祛痰,、“清熱解毒”的中藥,。
B組(單純藥物治療),治療時視病情對癥選用抗生素靜脈滴注,,一般細菌性感染采用青霉素或先鋒霉素等藥物,,病毒性感染則采用雙黃連粉針劑及病毒唑等藥物治療,高體溫患者藥物降溫治療,,同時對癥輔以中藥口服止咳,、祛痰。C組則采用上述兩種方法進行綜合治療,,即在每次藥物治療后再行超短波治療,,經(jīng)1療程治療后,對患者的癥狀,、體征及X線片和肺功能檢查,,對比治療結(jié)果。
療效標準 痊愈∶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X線片示炎性浸潤消失,,肺功能大致正常;顯效∶癥狀及體征明顯好轉(zhuǎn),,X線片示炎性浸潤區(qū)明顯縮小,,肺功能顯著提高;好轉(zhuǎn)∶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X線片示病灶局限,,肺功能有所提高;無效∶癥狀及體征無改善,,X線片示炎性浸潤無變化,,肺功能無改善。
結(jié) 果
經(jīng)1療程治療后,,采用Ridit法對臨床療效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C組療效優(yōu)于其他兩組,,u=3.53和2.58,P<0.01,,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A組和B組臨床療效比較,,u=0.93,,P>0.05,差異無顯著性(表2)。治療前195例患者均行肺功能檢查,,肺功能不正常174例,,占總數(shù)的89.2%。治療后其康復(fù)情況見表3,。
表2 各組肺感染患者治療結(jié)果
組別 例 數(shù) %
痊愈 顯效 好轉(zhuǎn) 無效 痊愈 顯效 好轉(zhuǎn) 無效
A 16 17 10 5 33 35 21 10
B 20 18 9 3 40 36 18 6
C 56 34 5 2 58 35 5 2
表3 肺感染治療后肺功能各項平均提高值( ±s)
項 目 A組(43例)實測值 B組(44例)實測值 C組(87例)實測值 q值
A∶C B∶C A∶B
肺活量(ml) 667±37 532±29 886±43 5.14 8.36 3.18
用力肺活量(ml) 839±35 705±32 1011±34 4.77 8.52 3.23
每秒通氣量(ml) 645±31 604±34 816±39 4.34 5.42 0.90
每分最大通氣量(L) 31.47±2.28 22.70±2.17 33.44±1.74 0.96 5.31 3.73
對治療后肺功能各項實測值的平均提高值進行q檢驗發(fā)現(xiàn),,C組的肺功能康復(fù)效果明顯優(yōu)于B組,兩組所測四項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P<0.01),。C組肺功能各指標的平均提高值均高于A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每秒通氣量比較,,P<0.01,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而最大通氣量兩組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因該項指標分別經(jīng)上述兩種治療后的平均提高值均已近于正常值,說明該兩種療法對肺功能該項指標均有顯著的療效,。因此從總體上講,,綜合治療(C組)康復(fù)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超短波組,單純超短波(A組)比藥物(B組)的康復(fù)效果顯著,,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最大通氣量比較,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P<0.01),。
討 論
在抗感染的過程中,,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起著重要的作用[4],而超短波能提高機體免疫系統(tǒng)和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的機能[5],,有報道,,20分鐘無熱量超短波是最有效的作用時間。單純超短波療法的有效率為90%,,以及其與藥物治療在臨床上的療效差異無顯著性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由于超短波能夠增強肺部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回流,因此一方面可以加速組織的修復(fù)過程,,另一方面能夠提高局部組織的藥物濃度,,從而有機地將多種生物學(xué)效應(yīng)價疊加,起到增效作用,,綜合治療的顯著療效亦證明了這一點,。
195例肺感染患者肺功能改變率為89.2%,說明肺功能檢查對肺感染的診斷尚有一定局限性,。超短波對肺功能的康復(fù)作用優(yōu)于藥物治療,,原因在于超短波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加速組織修復(fù),從而加速了氣道和肺部組織的彈性恢復(fù),,在消除炎癥的同時,,提高了肺順應(yīng)性,加快肺功能的康復(fù),。從而提示超短波在綜合治療中,,對肺功能康復(f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議將綜合療法作為治療肺感染的常規(guī)療法并應(yīng)用于臨床,。在治療中因超短波直接作用于患者心前區(qū),,應(yīng)注意超短波的禁忌證,尤其是年齡偏高且患有心血管病變的患者要審慎,,以免發(fā)生不良反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