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可謂全身是寶,。廚師看它是一種菜,中醫(yī)視其為三味藥,。
大蔥的功效作用
1,、蔥白:通上下陽氣
金代名醫(yī)張元素認為“蔥莖白專主發(fā)散,以通上下陽氣”,。因其有發(fā)散風寒,、發(fā)汗解表的作用,故常用來治療風寒感冒,。取蔥白四個搗爛,,混入紅糖四兩,上鍋蒸熟,。每日食用三次,,每次三錢,可治療寒涼所致的胃痛,、胃酸過多,、消化不良。此外,,元代中藥學著作《日用本草》記載蔥白“能達表和里,,安胎止血”,并可治療婦女產(chǎn)后奶汁不暢,、乳癰(即乳腺炎),。《本草綱目》還記載,,蔥白能“除風濕,,身痛麻痹”。不過,,表虛容易出汗的人不太適宜吃蔥白,。
2、青葉:益目消腫
唐代藥學著作《備急千金要方·食治》中記載“青葉歸目,。除肝中邪氣,,安中補五臟,,益目精,殺百藥毒”,?!扒嗳~”就是蔥的綠葉。唐代《食療本草》認為其“主傷寒壯熱,,出汗中風,,面目浮腫,骨節(jié)頭疼”,。取蔥葉,、干姜、黃柏各適量,,加水煎湯,,浸泡外洗,可治療瘡中有風,,緩解腫痛,。
3、蔥須:解熱,、補虛,、殺毒
烹飪時扔掉的蔥須也是一味中藥材。魏晉名醫(yī)陶弘景所著的《名醫(yī)別錄》中記載,,蔥須“主傷寒頭痛,。”取蔥須,、豆豉各適量,,浸入黃酒中,溫煮少飲,,可解肌發(fā)汗,、除煩熱、補虛勞,,治療傷寒頭痛、寒熱及冷痢腸痛,。另外,,五代時期藥學著作《日華子本草》記載,蔥須“殺一切魚肉毒”,。所以,,烹飪魚的時候不必去掉蔥須,洗凈即可,。
吃蔥的禁忌搭配
1,、小蔥拌豆腐
蔥含的草酸與豆腐容易形成草酸鈣,,阻礙人體對鈣的攝取,不僅是豆腐,,蔥也不應與其它含鈣量較高的食物同食,。
2、蔥燉狗肉,、公雞肉
如果蔥和狗肉,、公雞肉一起食用的會很容易導致上火現(xiàn)象,所以那些愛上火的人應該少吃或者不吃,,患有鼻炎的人食用蔥燉狗肉很有可能會加重病情,。
3、吃蔥不宜喝蜂蜜
蜂蜜中的各種酶類與蔥中的某些成分會發(fā)生反應,,產(chǎn)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zhì),,容易導致人腹瀉,胃腸道不適,。
4,、服六味地黃丸期間不適宜吃蔥
六味地黃丸是中醫(yī)中的瑰寶,蔥是人們?nèi)粘2豢苫蛉钡呐淞?,你可知這兩者的結(jié)合會產(chǎn)生什么效應嗎,?
蔥、蒜都具有通陽活血,、驅(qū)蟲解毒的功效,,對于感冒、風寒,、頭痛,、陰寒腹痛等癥狀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但這種作用在中醫(yī)學的理論中與六味地黃丸中的地黃是正好抵消的,,因此這兩者的結(jié)合是一個重大的錯誤,,服用六味地黃丸期間是不適宜吃蔥的!
蔥應該怎么吃
1,、蔥豉湯
蔥30克,,淡豆豉10克,生姜3片,,黃酒30毫升,。將蔥、淡豆豉,、生姜并水500毫升入煎,,煎沸再放入蔥棗湯入黃酒一、二沸即可。
此湯具有發(fā)散風寒,,理氣和中的功效,,適用于外感風寒,惡寒發(fā)熱,,頭痛,,鼻塞,咳嗽等病癥,。
2,、蔥棗湯
大棗20枚,蔥白7根,。將紅棗洗凈,,用水泡發(fā),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用文火燒沸,約20分鐘后,,再加入洗凈的蔥白,,繼續(xù)用文火煎10分鐘即成。服用時吃棗喝湯,,每日2次,。
此湯具有補益脾胃,散寒通陽的功效,,可輔治心氣虛弱,,胸中煩悶,失眠多夢,,健忘等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