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說輪椅的最早發(fā)明者原來是諸葛亮呀! 最早設計的輪椅有三個輪子 輪椅是康復的重要工具,,它不僅是肢體傷殘者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借助于輪椅進行身體鍛煉和參與社會活動,。
普通輪椅一般由輪椅架,、車輪,、剎車裝置及座靠四部分組成
1. 大車輪 承載主要的重量,。輪的直徑有51、56,、61,、66cm數(shù)種。除了少數(shù)使用環(huán)境要求而用實心輪胎外,,多用充氣輪胎。
2,小車輪 直徑有12,、15,、18、20cm數(shù)種,,直徑大的小輪易于越過小的障礙物和特殊的地毯,。但直徑太大使整個輪椅所占空間變大,行動不方便,。正常小輪在大輪之前,,但在下肢截癱者用的輪椅,常將小輪放在大輪之后,。操作中要注意的是小輪的方向最好可與大輪垂直,,否則易傾倒。
手輪圈 為輪椅所獨有,,直徑一般比大輪圈小5cm,。偏癱用單手驅(qū)動時,再加一個直徑更小者以供選擇,。手輪圈一般由患者直接推動,,若功能不佳,為易于驅(qū)動,,可有下列方式的改動:(1) 在手輪圈表面加橡皮等以增加磨檫力,。 (2) 沿手輪圈四周增加推動把手(knob)。推把有以下幾種: ① 水平推把,。用于C5脊柱損傷時,。因此時,肱二頭肌健全,,手放在推把上,,靠屈肘力可推車前進。若無水平推把,,則無法推動,。 ② 垂直推把。用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肩手關節(jié)活動受限時,。因此時無法使用水平推把,。 ③ 加粗推把,。用于手指運動嚴重受限而不易握拳的患者,也適用于骨關節(jié)炎,、心臟疾病或老年病人,。
椅座 其高、深,、寬取決于患者的體型,,其材料質(zhì)地也取決于病種。一般深為41,、43cm,,寬40、46cm,,高45,、50cm。
靠背 靠背有高矮及可傾斜和不可傾斜之分,。如患者對軀干的平衡和控制較好,,可選用低靠背的輪椅,使患者有較大的活動度,。反之,,要選用高靠背輪椅。
選用輪椅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輪椅的尺寸,。乘坐輪椅者承受體重的主要部位為臀部坐骨結(jié)節(jié)周圍,、股骨周圍、幗窩周圍和肩胛骨周圍,。輪椅的尺寸,,特別是座位寬窄、深淺與靠背的高度以及腳踏板到座墊的距離是否合適,,都會使乘坐者有關著力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受影響,,并發(fā)生皮膚摩損,甚至壓瘡,。此外,,還要考慮患者的安全性、操作能力,、輪椅的重量,、使用地點、外觀等問題,。
http://bbs.aibao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