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可以說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藥企業(yè)的活標本,。在這里,,可以找到傳統(tǒng)醫(yī)藥文化完美的傳承脈絡:醫(yī)與藥的伴生,藥材與藥的遞進,,老技藝的堅守,,“存心有天知”式的自律。我們將同仁堂作為此次巡展的第一站,,希望帶您一起,,探尋“同仁堂”三個字背后蘊藏的關(guān)于中醫(yī)藥文化的秘密。
一幅對聯(lián)背后的故事:同仁堂的精神內(nèi)核
今天,,同仁堂的各處門店中,,都在顯眼處供奉著這樣一副對聯(lián):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這兩句聯(lián)語本是同仁堂的第二代傳人樂鳳鳴,,在其編撰的《樂氏世代祖?zhèn)魍枭⒏嗟は铝吓浞健分辛粝碌挠枟l,同仁堂各代均嚴格遵循,,已經(jīng)成為了歷代同仁堂人的制藥原則和精神信條,。
同仁堂享譽數(shù)百年,秘訣之一就是對這“百年一諾”的堅守和傳承,。今天的北京崇文區(qū)西打磨廠街,,佇立著同仁堂中醫(yī)院,院內(nèi)熙熙攘攘,,患者云集,,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這里是同仁堂樂家老宅所在地。時光荏苒,老屋凋零,,只剩下一棟當年的小姐繡樓,,已變身著名老中醫(yī)的大師工作室。從留下來的老宅布局圖上可以看到,,當年這里是同仁堂的秘密制藥作坊,,也是貴重細料藥材的存放倉庫,很多神秘的配方都是樂家人在這里親手完成的,。
對于所用藥材,,同仁堂一直有自己獨特的原則——“取其地,采其時”,,講究的就是地道二字:人參用東北吉林的,,蜂蜜專用河北興隆的,白芍用浙江東陽的,,大黃用青海西寧的,,山藥必須是河南的光山藥,枸杞必用寧夏所產(chǎn),。“處方規(guī)定的16頭人參,,就決不能用32頭人參取代”。這也許就是“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吧,。
對于藥材的加工炮制,,同仁堂要求更是苛刻:比如黃連,必須一根根地去掉須根,;遠志,,必須人工去除有副作用的芯;為了讓藥品口感更佳,,同仁堂一直堅持使用80目的蘿過篩,;為了保證紫雪丹的效力,一直堅持使用“金鍋銀鏟”等等,。也許正是這些外人看來微不足道指出,彰顯著“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的熠熠之光,。
對于這些對藥材的苛刻要求,對于這些繁復而增加藥物成本的工序,,包括一些同仁堂新來的伙計,,也曾多有腹誹:炮制藥材的過程又沒人看見,有一些工序省了也不見得會影響藥效,,何苦如此呢,?每遇此,老同仁堂人都會請出那句藥行里的老話教育他們: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就是這種對老傳統(tǒng)的堅守,,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律,才能夠讓這家藥店超越同儕成為御藥供應商,,逾數(shù)百年風雨而不衰,。
一顆藥丸的誕生過程:神藥“安宮牛黃丸”的秘密
同仁堂琳瑯滿目的藥品中,最神奇的還是得推“安宮牛黃丸”,,在網(wǎng)上,,一丸老的安宮牛黃已經(jīng)被炒到了數(shù)萬元的天價。其實它的功效說來也簡單,,無非“救命”二字,。被這丸藥拯救回來的生命早已無法計算:2002年在英國遭遇嚴重車禍深度昏迷讓英國醫(yī)生束手無策的鳳凰衛(wèi)視女主播劉海若,也正是在安牛的幫助下掙脫了死神,。
處方:清宮名方急救之寶
據(jù)同仁堂總工程師田瑞華介紹,,安宮牛黃丸是清代名醫(yī)吳鞠通根據(jù)古方“牛黃清心丸”上多次調(diào)整加減藥味所成。長期在清宮當中使用,。所謂“安宮”,,在中醫(yī)上講究的是安“心之宮”,心主神明,,而如果“心不安”,,則會出現(xiàn)持續(xù)高燒、神志昏迷,、煩躁亂語等癥狀,,而安宮牛黃丸的作用正是“清熱解毒、醒神開竅”,,長期以來被奉為中藥“溫病三寶”之首,,是傳統(tǒng)藥物中最負盛名的急癥用藥。同仁堂第二代樂鳳鳴搜集了當時眾多的古方名方,,配置了眾多藥劑,,并撰寫了《樂氏世代祖?zhèn)魍枭⒏嗟は铝吓浞健芬粫矊m牛黃丸從此成為同仁堂的“鎮(zhèn)店名藥”,。直到現(xiàn)在,,安宮牛黃丸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回春之力,依然沒有完全得到破解,。
配料:11種中藥材秘制而成
田瑞華說,,安宮牛黃丸的是采用牛黃、郁金,、犀角,、黃芩、黃連,、雄黃,、梔子、朱砂,、冰片,、麝香,、珍珠等11味藥材配料而成的,。對于所用的藥材,同仁堂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比如一定要用紅梔子,、黃郁金,、上等珍珠等等,,以保證藥丸的藥效,。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安宮牛黃丸當中的犀角被“水牛角”替代,這引起了很多人對于“老安牛”的追捧,,一顆采用犀角的老的安宮牛黃丸價格甚至被炒到數(shù)萬元。對此,,田瑞華說,,采用水牛角來替代犀角是經(jīng)過了專家研究論證的,在藥性上,,兩者接近,,在藥力上,犀角更強,,但是目前使用的是“水牛角的濃縮劑”,,在藥力上還是有保障的。即使當年鳳凰衛(wèi)視的主持人劉海若在昏迷中,,服用的也是用水牛角配制的安宮牛黃丸,。劉海若的康復也證明了新的藥丸藥力依然神奇。
制作:工序簡單而工藝復雜
如此神奇的藥,,制作工序一定非常繁復吧,?對此,田瑞華卻說,,其實安宮牛黃丸的制作工序很簡單,,就是制粉、混合,、制丸三個大步驟,。但是制作工藝卻非常復雜講究:粉末應該制作到多細,如何逐步進行混合,,如何和蜜并逐步侵潤,,不同的季節(jié)要采取哪些不同的措施,這些才是真正保證藥丸療效的神秘之處,。同時,,同仁堂還保留著為藥丸“包金衣”的工藝,用金箔包括藥丸,,一方面可以增加安神的效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抗氧化,讓藥丸的效力得到長久的保存,。
同時,,在制作工程中,為保證質(zhì)量,,同仁堂對安牛的制作堅持著三檢斤四核對的傳統(tǒng):所謂三檢斤即各種原料起貨,、摻、移送時一定要依配料單檢查配伍斤數(shù),;四核對即對每一樣藥味要將配料,、擬樣,、剩料,、計算余虧時的藥名,性狀意義核對,。這樣嚴格保證了這些細碎的藥末混用的可能,,保證了安宮牛黃丸的神奇效果。 在檢驗環(huán)節(jié)也非常嚴格,,比如會采用顯微鏡觀察每一種植物纖維,,以保證每種中藥材都投放進入了。對于其中包含的膽紅素等成分更會進行定量的分析,。
藥店里的活歷史
天剛蒙蒙亮,,孫中興師傅已經(jīng)一襲白衣,站在了同仁堂大柵欄老藥鋪的長柜臺后邊,。三十多年來,,他的每一天幾乎都是以這種方式啟程。坐堂的老中醫(yī)們簾子一動,,藥方便會如流水一般源源不斷地淌到長桌上,。鋪紙,、抓藥、配藥,、打包,,一趟看起來頗為細碎繁雜的活,孫師傅已熟稔得如同穿衣吃飯一般,。雖然工作蕪雜亦單調(diào),,但孫師傅卻樂此不疲。在他看來,,懷揣的老技藝,,是幾千年歷史的中醫(yī)藥下的一枚蛋。沒有這些老技藝,,中醫(yī)藥不見得衰亡,,但正因為有了這些老技藝,中醫(yī)藥才顯得那么活靈活現(xiàn)和有鹽有味,。
藥材好 藥才好
藥材,,可以說是一爿藥店的面子,體現(xiàn)著藥店的品位和效力,。在照方抓藥的間隙,,同仁堂的老藥工們總是很熱情地給人義務鑒別藥材的真假優(yōu)劣。他們心中的標尺,,自然是老鋪的藥材,。“好的藥材都是從地道的產(chǎn)地挑選而來,選用較好的部位人工切制而成,,鋪在白紙上,,不見渣滓塵土,藥效自然不同,。”老藥工顧盼神飛間隨手從藥柜里拿出一味藥,,“比如這味‘遠志’,它的藥效是安神寧心,,但是它中間的‘木質(zhì)部’卻有讓人心煩的副作用,所以必須人工抽芯,。有的藥店泥沙俱下,,藥效自然大受影響。”
同仁堂也許是全國中藥材最全的地方了,,甚至幾分錢一克的最不起眼的藥,,在這里都能夠找到。每天全國各地的尋藥求助信息雪片般飛來,。在同仁堂的師傅們看來,,一味毫無利潤平凡藥材的默默存在正是為了在某個危急的時刻挺身而出,。同仁堂老鋪里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患者從廣東飛到同仁堂,就是為了找一味罕見而尋常的中藥材——鐵落花,,也就是打鐵的時候錘落的鐵屑,。為了這幾分錢一克的“星灰”,他已經(jīng)尋遍了南中國,,最后終于在同仁堂找到了這堪稱救命的藥材。一藥乃道,,說的正是這些平凡細微之處的堅守,。
抓藥:一副藥一回戥
抓藥是最能直觀體現(xiàn)一個藥店薪火相傳的環(huán)節(jié)。對了同仁堂的老師傅來說,,背后藥柜里的幾百味中藥材就如同家中的簡單陳設,,閉著眼睛也能找到某味藥的棲身之處。藥方一來,,他們便會將包中藥的白紙一字排開,,然后將方子上的中藥抓入“戥子”(稱藥的小秤),雖然很多醫(yī)院已經(jīng)直接使用天平甚至電子秤了,,但同仁堂依然保持著使用“戥子”的老傳統(tǒng)——這些都是老藥鋪的魂,;這里的藥工還行云流水地堅持著“每副一回戥”的技藝——每稱一服藥都要回秤以保證數(shù)量準確。
各味藥都分好之后,,他們開始蝴蝶穿花般的包起藥包來,。在絕大部分中醫(yī)院,紙包已經(jīng)被更為簡便的塑料袋和訂書針所取代了,。對此,,同仁堂的藥工們是頗為不屑的。在他們的手里,,紙包正面的同仁堂三個字永遠居中朝上,,四面有棱有角,各處嚴絲合縫,,不會漏出一點渣滓,。手頭繩帶紙包一疊一轉(zhuǎn),十來副藥便捆在了一起,,患者擰著門外一走,,那也是份獨有的榮光。
坐堂:重續(xù)醫(yī)與藥的伴生關(guān)系
每天早晨5點,,同仁堂大柵欄老藥鋪門口都排起掛號的長龍,,等候的是在這里垂簾坐堂的名老中醫(yī)們。自古以來,,中國的藥店都有“名醫(yī)坐堂”的傳統(tǒng),,它反映著藥與醫(yī)不可分割的血緣關(guān)系和伴生關(guān)系,。但這一傳統(tǒng)在上個世紀被割斷。藥店成為人們自診自療的地方,,更大的風險隨之潛入人們的生活,。同仁堂再次延續(xù)起傳統(tǒng),現(xiàn)在很多門店都聘請了中醫(yī)大師坐堂:再好的藥也要在技藝精湛的大師手下,,才能發(fā)揮其最大的效力,;也只有根據(jù)個人體質(zhì)和特征開出來的藥,才是最適合最能實現(xiàn)藥效的,。
采訪的當天,,著名的中醫(yī)皮膚科專家陳彤云正在坐堂,雖年近九旬但依然精神矍鑠,。對于每一個患者,,她都堅持著對左右手分別診脈,對舌苔仔細觀察,,望聞問切缺一不可,,這些雖然只是中醫(yī)標志性的診療手法,是中醫(yī)賴以生存的技藝,,但是在越來越多的中醫(yī)醫(yī)院里,,這些老技藝正無奈成為一種可有可無的美好擺設。
熬藥制丸:老技藝的微弱香火
正是寒冬時節(jié),,很多新開的方子中,,不出意料地包含了滋補“膏方”,這也可以算作同仁堂幾百年未斷的一枝香火,。雖然越來越多的人習慣購買一些滋補成品,,但諳熟此道的人會悄然來到同仁堂。坐堂的中醫(yī)名家在望聞問切一番之后,,會根據(jù)個人獨特的體質(zhì)和疾病情況,,開出最適合個人的進補藥方,抓藥之后,,同仁堂會利用獨特的膏方熬制工藝,,熬制出火候各方面恰當好處的膏方。這也可以算是中醫(yī)藥傳統(tǒng)性和個性化的絕佳統(tǒng)一了,。
而對于很多同仁堂的老主顧來說,,老鋪的蜜丸堪稱他們的居家一寶了。相比起很多看似方便的中醫(yī)成藥來說,,很多人已經(jīng)習慣了混合蜂蜜煉制而成的大蜜丸,。這種其他地方已不多見的藥丸性情柔和、作用平緩,而且藥效更為長久,,非常適合慢性病患者控制病情頤養(yǎng)天年之用,。雖然制作工序相對繁復,但同仁堂一直為哪怕一個人堅持著煉制大蜜丸的傳統(tǒng)技藝,。只是當這批擁躉有一天杳然遠去的時候,,是否依然有更多的新人接受認可戀上這些大蜜丸,續(xù)上世代傳承中這脆弱的一環(huán),?
那些并不起眼的苦口良藥
除了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這些鼎鼎大名的神藥之外,同仁堂還有無數(shù)并不起眼的“小藥”,,依然是人們居家保健的不錯選擇,。
香砂和胃丸:對于生活極為不規(guī)律,饑一頓飽一頓,,小胃病不斷食欲不振的白領們來說,這是一款極好的養(yǎng)胃藥,。具有調(diào)整消化液分泌功能,,可以健脾消食,而且藥性平和不燥不烈,。價格也極為平易近人,。
羚羊清肺丸:在干燥冬季,呼吸道疾病難于避免,,當出現(xiàn)肺火初生,,大便干燥,痰多咳嗽等癥狀的時候,,可以選擇這款藥物,,它具有清熱瀉肺,止咳化痰,,解毒利咽,,養(yǎng)陰潤肺的功效。
黃連羊肝丸:對于很多白領來說,,每天對著電腦工作,,很容易造成肝火旺盛,目赤腫痛,,而黃連羊肝丸的作用正好可以瀉火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