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是當今世界大多數(shù)國家面臨的共同問題,,我國將成為“超大型老齡化”國家,。老年人是健康最脆弱的群體,,一旦患了急性病恢復期較長且病情復雜,慢性病是老年人群的主要問題,,不但使老年人行動受限,,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常多病共存,,臨床表現(xiàn)復雜且不典型,,易發(fā)生并發(fā)癥或多臟器衰竭,藥物治療易出現(xiàn)副作用,,心理,、社會因素也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下面是筆者通過對230例老年患者的觀察,,就老年人幾個特殊問題的護理談一下自己的體會,。1 睡眠異常的護理
老年人一般需要較長的睡眠潛伏期,有時夜間醒后難以入睡,,白天喜歡上床休息或有較長的午睡,,總睡眠時間隨年齡增長而延長,其中夜間睡眠時間減少,,多失眠,、易醒、早醒,,對失眠者鼓勵其保持一定的生活規(guī)律,參加社會活動,、戶外活動,,夜晚避免過度飲酒,、飲含咖啡因的飲料及過飽飲食,,建議白天短時睡眠,保持頭腦清醒,,晚上睡前溫水泡腳,,必要時合理應用安眠藥,注意防摔傷,,夜間不宜下床如廁,床旁需放置便壺,。
2 尿失禁,、尿潴留的護理
夜尿頻妨礙睡眠,,尿失禁使老年人自尊心受挫,總之排尿障礙給老年人帶來極大痛苦和不便,,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護理應以有效排尿為目的,,有條件者應為行動不便的老人設置專用廁所,使其獨立安心排泄;誘導排尿者,,可用手按壓恥骨上部,,溫水清洗外陰;留置導尿者,,注意尿管管理,為防止因長期留置尿管而引起尿道括約肌功能喪失,、膀胱攣縮及逆行性感染,,注意無菌操作,,并根據(jù)患者的尿意或膀胱充盈度決定放尿時間 [1] 。
3 便秘
據(jù)統(tǒng)計在60歲以上的老人中,便秘者占33%左右,老人便秘多屬于機械性便秘,。主因:食物過于精細,,缺乏機械和化學刺激物;如纖維素,、食物過少,,飲水不足,,脂肪食物過少,睡眠不足,,精神緊張或環(huán)境改變,,不良的排便習慣,缺乏鍛煉,,久病臥床,過度激動等,。因此應鼓勵老人多食富含纖維的食物,,適量飲水,多運動,,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要定時,要集中精力,。經(jīng)常按摩腹部增強結腸蠕動,,必要時服用通便劑,從而預防并減輕便秘,。
4 誤吸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咽喉部感知覺減退,協(xié)調功能不良,,吞咽反射降低,,減弱了防止異物進入氣管的反射性動作。容易發(fā)生食物誤吸,,癥狀可因食物大小而異,。輕者可引起嗆咳,重者發(fā)生吸入性肺炎,,吸入較大異物阻塞氣道可引起窒息而死亡,。據(jù)文獻報道,,因誤吸酸性胃液所致的化學性吸入性肺炎是ARDS的最常見原因 [2] ,提示我們應重視老年人誤吸的預防,,以減少吸入性肺炎及意外窒息發(fā)生,。護理時應注意:老年人進食不宜過急過快,進食后不宜立即平臥休息,,而應保持坐位或半臥位30min以上,,避免胃內容物反流;咳嗽、咳痰,、喘息者應鼓勵其充分有效咳嗽,,必要時吸O 2 ,飯后不宜刺激咽喉部,,如口腔護理,、口腔檢查、吸痰等;鼻飼者誤吸時,,現(xiàn)場急救尤為重要,,一旦誤吸,應協(xié)助拍背,,使患者盡快咳出異物,,亦可握拳放于患者劍突下向膈肌方向猛擊上腹部,造成氣管內強氣流,,使阻塞氣管的食物咳出,,必要時纖維支氣管鏡下吸出異物,以挽救生命,。
5 褥瘡
老年人因長期臥床,,皮膚長期受壓,血液供應不足,、營養(yǎng)不良,,易發(fā)生褥瘡,應注意保持床鋪干燥整潔,,定時變換體位,,做好皮膚護理,預防褥瘡發(fā)生,,一旦發(fā)生應及時處理創(chuàng)面,,必要時理療。
6 心理異常
老年人資歷深,,貢獻大,,經(jīng)驗多,在家有地位。退休后心理不適應,,自尊心強,、固執(zhí),易產(chǎn)生老而無用失落感,、孤獨,、寂寞、煩惱,、焦躁,、健忘、嘮叨,、反應遲鈍,、食欲不振、恐懼疾病死亡等負性心理,,這些負性心理必定降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調查發(fā)現(xiàn)患軀體疾病的老年人常伴有情緒障礙 [3] ,提示我們要特別重視老年人的情緒障礙,,建立良好的護理關系,、尊重老人、說話語言通俗清晰,、準確而緩慢,,以誠摯而富有同情心和說服力消除患者不良情緒,鼓勵老人參加社會活動,,與家屬多聯(lián)系相處,,使患者獲得更多的傾訴,求助渠道更多的情感和經(jīng)濟支持,,針對不同性格的老人采取個性化心理護理,延緩心理功能衰竭,,消除或減輕心理障礙,,增加其心理健康。
31ABCR護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