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生活當中都不可避免會受到外傷。一般如果身上有外傷的話,,應(yīng)該涂抹一些消炎或者是消腫的藥膏來避免感染,,防止身體發(fā)炎,引起傷口潰爛。除了藥膏之外,,大家還可以自己制作一些中藥藥膏,,這樣不僅可以快速消炎,而且藥膏也安全有保障,。那么,,如何自制外傷中藥藥膏配方呢?
一、自制外傷中藥藥膏配方速效黑膏藥(止痛用)
1.藥物組成
生川烏10,,生草烏10,,蝎子,10,蜈蚣,10,,乳香10,,沒藥10,,紅花10,,血竭10,穿山甲10,,透骨草10.
2.制作方法
香油4兩,,桐油3兩,棉子油3兩,,黃丹4兩,,將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鍋內(nèi),,加熱至
40-80度后,將生川烏,、生草烏,、蝎子、蜈蚣,、紅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內(nèi)煎熬,,待藥物外表呈深褐色,,內(nèi)部較黃色為度,油溫約在200-250度左右時,,離火降溫過濾,。然后將藥油復(fù)入鍋,先小火后大火不停的攪動,。此過程是熬制膏藥的一個關(guān)鍵,,因熬油適中與否決定膏藥的質(zhì)量。如油熬的不到火候則膏藥質(zhì)量較松,貼著后,受熱流動不能固著患部,,如熬油大過,,不但出膏少,更主要的是使膏藥質(zhì)硬,,貼著力小,,易于脫落或成廢品,熬油恰到好處的標志是滴水成珠,。滴水成珠后,,立即將鍋離火,等油降至200-250度左右時,,下黃丹不停的攪動,,一般約為5-10分鐘。下丹后約3-5分鐘做老嫩試驗,,到位后離火降溫,,然后將乳香、沒藥,、血竭,,細粉下鍋攪勻。然后將膏藥傾入備好冷水中,,浸泡3-7天,,每日換水1-2次去火毒。在制作時也可將去火毒的膏藥塊放入鍋內(nèi)加熱熔化,。攪拌均勻,,然后摻入細料攪勻,即可進行攤貼和收藏,。
3.主治范圍骨折,、手術(shù)扭挫傷后遺癥及勞損外傷。風寒濕邪侵襲引發(fā)的頸,、肩,、腰、腿,、關(guān)節(jié)痛,、風濕類風濕等骨傷病用之有立竿見影之效。
二,、膏藥自制配方
驅(qū)風止痛膏
1.藥物組成
天南星粉,,半夏粉,川芎粉,,草烏粉各30克,,薄荷腦,,樟腦,胡椒粉各10克,,松香1000克,,蜂蠟90克,花生油210毫升,。
2.制作方法先將松香,、蜂蠟、花生油熬至滴水成珠,,加入前四種藥粉至不粘手為度,,入冷水一周后加后三種藥粉即成。每貼用3-5天,。
3.主治范圍
風濕腰腿痛及跌打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