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在應用降壓藥物[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β受體阻滯劑、袢利尿劑和(或)噻嗪類利尿劑以及保鉀利尿劑]的患者中,,高鉀血癥非常普遍,。未來應進一步研究如何合理使用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拮抗劑以改善高鉀血癥管理。論文4月11日在線發(fā)表于《高血壓》(Hypertension)雜志,。
研究者利用格伊辛格衛(wèi)生系統(tǒng)(Geisinger Health System)患者數(shù)據(jù),,共納入194456例門診患者,基線時服用可能影響血鉀水平的降壓藥物(ACEI,、ARB,、β受體阻滯劑或利尿劑等),隨訪3年,。高鉀血癥定義為血鉀>5mEq/L或>5.5mEq/L,,以及因高鉀血癥接受治療。每年接受0次,、<2次,、2~4次及≥4次血鉀檢測的患者比例分別為20%、58%,、16%和6%,。
結果為,3年期間,,血鉀>5mEq/L和>5.5mEq/L的患者分別為10.8%和2.3%,。在每年接受≥4次血鉀檢測的患者中,血鉀>5mEq/L和>5.5mEq/L的患者分別為39.4%和14.6%,。多數(shù)病例在隨訪期間僅發(fā)生一次高鉀血癥,。在各類降壓藥物中,ACEI與高鉀血癥關聯(lián)性最強,。在一次血鉀檢測>5.5mEq/L的患者中,,僅24%接受腎臟科醫(yī)師診治,5.2%咨詢營養(yǎng)師,。發(fā)生血鉀>5.5mEq/L時進行的短期治療措施包括急診就診(3.1%在7天之內(nèi)),,再次檢測血鉀(44.3%在14天之內(nèi)),換藥或應用調(diào)節(jié)血鉀藥物(26.4%在60天之內(nèi)),。因高鉀血癥最常見的治療改變?yōu)榻祲核幫S没驕p量,,主要為ACEI/ARB或保鉀利尿劑,發(fā)生率分別為29.1%和49.6%,。